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其他类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4章 新篇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新篇章(1 / 2)

送走朱元璋,陈景恪将方才的事情回忆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纰漏就放下心来。

今天他确实是有意展现自己的能力,目的自然是获得朱元璋的认同。

太孙伴读的位置太敏感,现在他的身份还没有公布,等大本堂正式开课就瞒不住了。

到时必然会有人找茬。

有了朱元璋、朱标的认可,就不用担心丢失这个位置。

不过他也深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以后会继续藏拙,直到需要展露爪牙的那一天。

时间又过去了五天,陈景恪大多数时间都躲在房间里。

不是编写医书,而是思考具体该给朱雄英讲什么东西。

思考之后,他决定给朱雄英讲两样东西。

其一讲史,其二基础知识科普。

讲的太多太深也没什么必要,朱雄英没时间学,朱元璋也不一定愿意让他学。

况且朱雄英是太孙,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文学家,没必要研究那些东西。

只需要了解是怎么回事儿就足够了,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有了这个认识,他很快就制定了框架。

这几天他也没忘了给马秀英复诊,药方再次进行了调整。

且经过几日服用醋酸钙和阿胶,她腿抽筋的毛病基本被控制住了。

虽然偶尔还是会抽筋儿,但频率已经很低,且也没那么痛苦了。

这种明显的改变,也让朱元璋和马秀英更加相信他的医术。

之前虽然也相信了陈景恪的诊断,但她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服药前和服药后,也没有什么差别。

这难免会让她心生忐忑,药有用还是没用?自己的病是严重了还是减轻了?

现在有了对比,她心中的忐忑也就消失了。

但这种变化,也让她更加的小心,日常完全按照陈景恪的交代去做,不敢大意。

以防自己疏忽导致病情恶化。

病人如此配合自然是好事,但过犹不及。

陈景恪反过来安慰她,不用紧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说的只是一个参考,大差不差就行了。

马秀英虽然嘴上答应,但依然严格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陈景恪也就没有再劝,对方是谁,马皇后,岂会因为这点小事给自己搞出心理问题。

就在

叶兑的态度非常亲切,虽未到大门口迎接,但也迎到了大堂门口。

这已经是很隆重的迎接方式了。

只看他的态度,陈景恪就知道叶云流的病情有所好转,心中也松了口气。

有效就好,若是无效,他也束手无策了。

叶云流的状况看起来不错,面色已经和常人差不多,胃口也有所恢复。

就是还有点轻微便秘,不过已经不影响排便。

陈景恪为其做了一番检查,得出结论:

再有七天左右即可康复,然后再服药三天稳固一下就可以了。

叶兑彻底放下心来,再次表示了感谢,并赠给他一本亲手书写的《易经注》做谢礼。

这就相当于是将自己对《易经》的理解,也全部赠送给了陈景恪。

可谓是非常厚重的谢礼了,陈景恪再三推辞才不得不接下来。

之后三人闲聊了一会儿。

陈景恪得到了两个消息:

其一,叶云流身体已经无碍,叶兑也终于有心思做别的事情,这两日大本堂就可以开课了。

其二,叶云流也会去大本堂读书,同去的还有好几名公卿子弟。

不过这些人只能算是太孙同窗,不算伴读。

这两个消息都是意料中的事情,所以他并未感到惊讶。

倒是叶云流,问了他很多问题。

小朋友对救命恩人既感激又好奇,实在是他的经历确实挺传奇的。

陈景恪还是很擅长和小朋友打交道的,没聊几句就获得了叶云流的好感。

这小子也不知道是大病初愈还是本性就是如此,文文弱弱的。

说话也慢里斯条,书卷气很重。

和朱雄英刚好相反,那位太孙可是相当活泼的。

聊了一会儿,他就很识趣的起身告辞。

叶兑略微挽留,就让叶云流代为送客。

回到皇宫,陈景恪先是向朱元璋汇报了情况。

朱元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不用担心,大本堂想去就去,没人会说什么。

同时还暗示了一句,好好辅佐太孙,不用担心外面的事情。

陈景恪心下一喜,自己太孙伴读这个身份,终于稳了。

谢恩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叶兑赠送的《易经注》翻看了几页。

确实非常精妙,果然不愧是最拿手的学问。

等他离开,朱元璋就命人通知所有学员,三日后正式上课。

陈景恪一开始还疑惑为何要三日后,没必要这么拖拖拉拉的吧?

大本堂从决定重开到现在,都过去大半个月了。

难道还要挑选个黄道吉日不成?

两日后他才知道原因。

六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在正式奉天殿册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