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国家强制推广,没有上百亿的资金持续投入,想都别想。
对此,李泽华都懒得理会,强行命令组建团队,开始研究。
一群码农,按要求做软件研发就好了。
后续的应用推广工作,自有专业人士去做,鬼扯什么三五二十年?
请叫他开挂的天选之人!
记忆里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尤其是3g网络的推广力度,再加上二维码扫一扫的专利,这一切都将变得超级简单。
使用终端设备载体(手机)人手一个,把app和服务器做好,一切都不是问题。
奈何穿越者就他一个,其他人没亲眼见识过,心里不放心。
比如通达系传来的消息,联系专业数字信息化设备厂商,定制研发专门的二维码扫描设备,价格高的吓人。
就和李泽华最初定制的那几套一样,小一万一台,这成本谁受得了?
通达系整合资源以后,未来规划的网点都是几千家,上万家,再加上个体设备,软件研发运营,租赁服务器,信息服务等。
十几个亿都不一定做的成功。
再加上应用在几万,甚至十几万平米的仓储物流中心,分拣中心,这样的大型数字自动化设备,动辄几百上千万。
一个地区弄几套,快递公司把裤子当掉都不够。
“还没做,就叫苦连天,这点决心都没有,直营也就是流于表面,难怪打不过顺丰。”
李泽华狠狠鄙视一番后,愉快的把研发运营采购工作全部揽上身,不就是十几亿吗,青云投了。
回头找上通达系,带上京东成立一家,专门服务于物流行业的互联网科技研发公司,趁机掌握行业上游话语权。
目前还在商谈中,毕竟仓储物流中心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才是核心重点工程,青云花了钱,总要有额外回报。
通达系没意见,它们巴不得有冤大头主动拿钱出来填坑,有十几亿,拿来买上几千辆重卡,半挂,增加运力赚轻松钱不香吗?
不过出于防一手的经商经验,在股份分配,和后续具体技术授权合作上,通达系拉拢京东,要求新公司合作框架必须是合伙人制度。
公司董事会按一家一席公平分配,涉及重大项目合作董事会成员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说白了就是既不想多花钱,又要占便宜,李泽华装模作样纠结许久后,勉强开口同意。
就七个席位,青云两个,通达系加京东五个,不过重大项目仅限于物流快递行业,新公司向其他行业授权合作时,按股份投票。
通达系也没反对,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服务,躺赚属于是。
青云也躺赚啊!
给仓储物流中心提供软件硬件技术支持,同样要收费的,哪怕少赚点也不会亏损。
最关键的是趁机掌握核心数据,这以后每年上千亿个快递包裹的自动化分拣,涉及的大数据资源,躺着吃都吃不完。
更别说只存在于理论中的个体终端配备,不就是智能手机吗?
大家坐一块讨论的结果,按目前物流快递行业增量市场计算,或许十年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会突破数百万之巨(实际上超千万)。
这是多么庞大一个内需市场?
以青云和通达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先购买荣耀旗下品牌,不过分吧?
反正又不用让公司出钱。
这帮大佬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所谓的个体终端设备,不仅仅是个工作生产用的生产资料,特么的还是个生活必备物品。
嗯,一人投入小一万,几百万人涉及上百亿的投入,瞬间变成几百亿的内需市场,要是知道这结果,估计通达系肠子都会悔青。
每天产生的海量用户数据,通过终端设备汇总,一筛选,都是优质用户的日常消费行为啊!
青云再厉害,也没办法直接侵入淘淘,京东,铛铛等一众电商的后台,去扒拉下载数据信息。
但通过快递公司轻而易举就能拿到,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对普通人来说毫无作用。
但对精准广告投放,流量变现,乃至对全国所有的生产企业,销售公司而言,千金不换!
比如你有点钱,想创业,选餐饮行业,吃了么餐饮集团的大数据就会告诉你,在哪个城市,具体什么位置,卖什么菜系,什么价位。
就一定能赚到钱。
如果要做实业办工厂,选择五金制造,农用机械,还是代工,又或者做别的行业,青云集团总有一款专业数据适合你。
大企业要转型,要开辟新行业,用户需求信息了解一下?
所谓的企业级服务市场,这不就来了吗?
你还没做,青云集团就能通过海量的专业数据,评估出投资的风险,未来收益和目标客户。
这是第一道精准收割,然后第二道是联系对口企业提供专业设备,硬件软件支持,乃至于专业人才推荐。
一把杀猪刀,越用越锋利,别急,还有第三道精准客户投放广告资源,费用很优惠哟。
后续的其它服务项目多不胜数,创业者兜里那点钱花光了,有前景就投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