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儿子留在这里玩玩具,他又得回去和大儿子一起继续办公。
太子的手里早就拿好了一个奏章,等着他回来批阅。
“父皇,户部左侍郎林士奇上书请求致仕。”
(因为后面剧情相关,特此说明一下:本书户部设定照搬明朝——户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咱现在的财政部长;户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都是正三品,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户部郎中,正五品;户部员外郎,从五品;户部主事,正六品。)
赵长衡欣然道:“呵呵,朕前些日刚让吏部尚书瞿允贤去暗示他一下,没想到他这么快便上书了,还不算老糊涂。”
太子赵文祎疑惑地问:“父皇,林士奇年纪也才刚满六十,离致仕的年纪还早着呢,怎么父皇这么快就想让他致仕了?”
“这个人在任上多年,守成有余,锐气不足。”赵长衡道,“况且,林士奇教子无方,养了个儿子骄纵猖狂,在街上纵马,踩踏了几个百姓。早朝上天天有言官拿这件事来指责他。就算朕不让人出面劝退他,他恐怕也待不下去。”
太子又想起一事:“父皇,林士奇奏章中除了申请致仕,还提了一个要求。”
“哦?什么要求?”
“他说他在京城居住了几十年,祖籍早已没有亲人,亦没有知交好友。他过惯了京城的生活,回去原籍恐怕不适应,问您能不能恩准他致仕后还留在京城养老?”
赵长衡冷哼了一声。
“我朝自建朝以来,便禁止京官致仕后留在京城,勒令他们回原籍,就是为了使其不能在京中结党,形成小圈子,扰动政局。林士奇几十年的老臣,焉能不知此事?这是看朕刚登基,觉得朕好拿捏,好说话?”
“父皇,那要如何批复才是?”
“致仕,准。留在京城,没门儿。不想回原籍?那就让他去别的地方。就说江南甚美,让他去江南买个宅子养老。”
户部左侍郎林士奇前脚刚致仕,后脚朝廷就发了任命诏书。
冀州知府谢知宏,朝觐之后,在馆舍中,心情寥落,郁郁寡欢。
突然吏部来人,对他施了跪拜礼。
起来后,两个彪形大汉,便一左一右,喜气洋洋地架住他,就往马车里塞。
谢知宏有些慌:“这是何故啊?”
一个说:“吏部尚书瞿大人让您立刻到吏部衙门走一趟。”
另一个说:“大人莫慌,好事儿,好事儿。”
正光二年九月,暮秋。
冀州知府谢知宏,政绩斐然,民间称颂,擢升为户部左侍郎,正三品,授嘉议大夫。
(前面提过,谢知宏做知府时,是中宪大夫。中宪大夫和嘉议大夫都是官阶。官员有九品,十八级,四十二散阶。)
从正四品,到正三品。
谢知宏这是连升了两级,中间直接跳过了一级从三品。
连他自己都万万没想到,竟然能有这个运气。
诚惶诚恐地领旨谢恩后,他又对吏部尚书瞿大人表示了感激。
这朝觐考察刚出结果,他就被升了官,那一定是因为吏部尚书给评了优等啊。
但凡吏部说一句他的不好,上达天听,自己都不可能有这个际遇。
“瞿大人,多亏了您对下官的提拔,下官感激涕零。”
瞿大人也很谦虚,非常和气地拍了拍小谢的肩膀。
“不用谢我,都是你自己勤谨,在任上颇有建树。本官将你的几件功绩奏明圣上,圣上龙心大慰,恩准破例擢升你。这是你的造化,也是你自己挣来的前程。”
谢知宏好奇道:“不知大人向圣上奏明的是哪几件?”
“首先便是你当初行动迅疾,阻止了冀州的虫灾蔓延,减少了百姓的损失。其次,便是你垦荒有功,利国利民。尤其是,竟然还想出租赁耕牛之法,让人叹为观止。如此年轻有为,又敢想敢干,怎能不受重用呢?”
谢知宏听完一琢磨,这两件,不都是因为韩娘子,才干起来的嘛?
想到这里,脸上立刻浮现出甜蜜的微笑。
她,果然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