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陷入沉思,宋应星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弃科举,对朝廷还有幻想。 两害相权,杨凡不敢冒险。 虽然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首先宋应星和自己没有实质的关系,他就不是自己的人。 谈不上用他,最多是帮个忙,还是为了熟悉高炉出品的质量,先拿杨凡的铁练练手。 就算是自己的人,用人不疑也是指结果,不是过程。 是经过反复考察和试用之后,才会出现的结果。 认可了,就用人不疑。 而不是上来就完全放手使用。 用人不疑不是把用人不疑当做拉拢人的手段。 君不密,失其国。 臣不密,丧其身。 几事不密则成害。 国家之争,你进我退,这种改变实力对比的技术。 远远比一个宋应星重要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可不慎重。 杨凡决定在后院新建一座小型高炉。 用围墙封闭起来。 专门作为军工车间。 建成后,调付老六过去负责。 以后武器都在那边造。 还是自己的家奴放心。 第二天,高炉都调试好了,大批的铁矿粉也运来了。 杨凡也做好各项安排,相关的原料也进入专门划给宋应星的仓库。 宋应星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炮研究的事业中去了。 对杨凡这边车间偶尔传来的火铳爆炸声,摇头苦笑,这个杨东主,真是锲而不舍。 铸造枪管这条路走不通的。 投机取巧,走终南捷径是不行的,打造任何东西都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脚踏实地,不怕麻烦。 慢功夫出细活。 其实,铸造出来的东西有气泡和裂缝,是有办法的。 就是最开始宋应星说的,把熟铁烧热包在铁棍上打,不停地捶打,会把气泡挤出去,裂缝也能在捶打下消失。 但是这个太费事。要打好几天,还要反复用马尿水淬火。 最后还要用钢钻头装在铁杆上用锤子一点点的往里钉,因为熟铁相对软,这样一点点的扩膛,同时也是对内膛进行抛光和镗制。光是钻就要一个月,这样才能做出一根合格的鸟铳枪管。 如果想精益求精,甚至有用两层枪管的。 宋应星没过来浪费时间,正和杨凡心意。 杨凡直接把车间封闭,门口由家丁站岗。由付六带着十名老匠师,二十名学徒组成火器组。 以后专门负责研发火器。 三天过去了。 三座高炉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生产。 杨凡的模具已经到货了。 杨凡把快递直接传送过来,搬运到了车间里。 杨凡细读吴胖子给自己的技术小册子。 里边给科普了一下中国的古代冶铁情况。 中国的铁矿和欧洲不同,含硫含磷较多,这使得铁具有热脆性和冷脆性。发脆就会很难锻造。 铁矿都是氧化铁,什么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等等。木炭中的碳元素和铁矿石中的氧气通过燃烧结合,变成二氧化碳带走,铁就被还原出来了。 这种铁就是生铁,很硬。 但铁矿石含硫高,导致铁发脆。 冶炼时撒入生石灰,氧化钙中的氧,就可以和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飞走。 钙会和铁矿石中的杂质会形成铁渣,浮在炼铁炉表面,可以通过捞走或者流出,排除出去。 但磷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选矿时选出去,不让它进炉子。 杨凡现在选矿主要是磁选,效果就好得多,磷没有磁性,多次反复磁选后可以尽量除去磷。 铁比磷重,矿粉通过振动,可以让磷浮在上面,这块还是有办法的。 效果只能逐步摸索着提高。 这三天,杨凡也没闲着,等待新模具时,重点培训新的选矿方式。 把所有能劳动的人都发动起来,东山矿那边,女人小孩子用簸箕颠,然后大人用磁棒反复磁选。把获得的低磷度的矿粉送入兴禾铁厂的仓库。 目前遵化和苏州、广州的冶铁高炉是这个世界的最高水平。高炉都是水瓶状,又叫瓶炉。一座高炉一天一夜可以出铁3000---6000斤。 明代一斤600克。比现在多20%。 一天可以出生铁1.8---3.6吨。 杨凡的三座高炉都是三吨的,这也是徐光启非常满意的原因之一。 模具到了,匠师和学徒们都在好奇的看着。 “老爷,这是上等好钢做的模具啊,这得多少钱啊”付老六像抚摸着他老婆一样,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些模具。 真正的匠师,一看到好东西就走不动道路。 “老爷,这铁做的模具,浇筑后冷却就粘住了,拿不下来啊。” 杨凡拎出来一袋子石墨粉,说道:“把这种粉末涂在上面就不会粘住了。到时候用砂纸把粉末打掉就可以啦。”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老爷英明” “真是奇思妙想啊” “这回不用木模和泥模省了多少事啊,” “泥模还要阴干,这回时间都省下了。” 付老六指着沿着墙壁一排大缸,里边灌满了油。不解地说道,“老爷,这里放这么多菜油是干什么的。” “这个啊,淬火用的,铁模冷却很快,一会就可以拆掉模具,然后就把枪管扔油里冷却。然后用铁钳子夹出来烧红在淬火,反复几次。加强强度。” “什么!用油淬火,这,这,这”付老六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杨凡问道:“怎么,油不能淬火吗” “能啊,效果比水好,可是这也太贵了,油会烧起来,消耗太大了。”付老六肉疼的说。 各位匠师心里说这么多油吃掉多好啊。 杨凡笑笑说:“不浪费,这些就是平时你们吃的粥里的油,被我拿来淬火了,以后粥里就不怎么放油了。” “啊!”众工匠如丧考批,没有油了。 这十来天,天天喝上面飘着一层油的粥,都喝的各个面色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