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顺庆拉丝厂的BOSS可不想“靠天吃饭”。 范总直接找了叶瑞文,让他怎么也要想想办法保证原材料及时到位保证生产。话虽然说的客气,但话中话的压力是相当大了。 对于友嘉公司最大的客户叶瑞文不敢大意,直接联系冯斌鑫和林锐明一起到公司商量怎么办。 久违了的三人领导小组再一次碰头。 对于冯斌鑫来说,顺庆拉丝厂的要求是必须完成的。友嘉公司能够成立发展离不开顺庆拉丝厂的支持,合作至今,公司的兴也好、衰也好、风言风语也罢,顺庆拉丝厂虽然是越做越大但从来没有去计较,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的态度。 可顺庆拉丝厂发展太迅速了,现在每月已经接近400吨。到了这个生产量他们已经有能力像壮升公司一样直接去跟钢厂采购了,虽然说直接采购会因为预付款而增加资金压力和运输的时间成本,但这一点对于资金一直充裕的顺庆拉丝厂根本不是问题,而由此节省下来的差不多20元每吨的采购成本却是每一个制造企业必然关注的。 必须要处理好这次危机,客户多花了钱就需要体现出价值,不然所谓的代理商服务保障的优势必然荡然无存。 对叶瑞文来说也不得不重视这件事。不管怎么说现在还属于友嘉公司的人,这件事处理不好,不但是影响友嘉公司也会切实的影响自己。 这么多年交往下来建立起来的关系绝不能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今后只要自己还在这个行业混口饭吃,顺庆拉丝厂只要顺手给自己一点机会,自己就会受益匪浅。 巨大的压力面前,三个人放下了彼此的成见。 叶瑞文开门见山的说道:“顺庆拉丝厂正处于产销同步扩张期,今后的需求量会快速增加。这次库存不够的事虽然可以说是他们自身的责任,并一定怪得到我们。但作为我们最大也是最久的客户,我们真的有必要保证他们的正常生产,不然一旦他们产生了损失不管是对他们还是对我们,对现在还是对将来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个道理冯斌鑫和林锐明都懂,熊伟公司虽然现在也在增量,但总体来说有个壮升公司在他后面,平时采购量一直是不温不火到是碰到问题时会突然增加,这反而是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更可能的是说不定哪一天又会跑到郑状胜那去采购了。 “现在码头上的存货已经全部给顺庆了,我们已经尽力了,顺庆拉丝厂真有什么意见,不如让他们直接找钢厂去商量吧,库存保障应该是由钢厂负责的。”实在头疼的林锐明说出主了自己的想法。 听到林锐明这么说,冯斌鑫不由的大皱眉头。作为自己最大的客户防着他们跟钢厂直接联系还来不及呢还往那推?由此产生的负面因素即使现在不显现出来也是个巨大的隐患,而且还是友嘉公司根本无力解决的结。 冯斌鑫只能直接插话不让林锐明说下去:“顺庆拉丝厂一直是跟我们合作的,人家找我们商量解决办法完全正常。再说了这次的断货是因为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真要说过错谁也没错。真让顺庆拉丝厂去找他们,他们也能将责任推的干干净净,到时候顺庆拉丝厂还是会来找我们,到时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影响到各方的关系。” “那这事怎么办?”林锐明有点急了。 “这事还是要立足我们自己解决,轻易不要推倒钢厂那边去,经常是让钢厂的出面处理事情也不个事。” 很多话冯斌鑫只能点到为止,一直让钢厂的人出面解决问题很可能会让客户都怀疑是不是公司已经人心涣散无力处理一些事情,到时候不让人家有想法都难了。 想了个办法被直截了当的否定了,林锐明不说话了。 事情到底怎么办冯斌鑫一时也是没有了主意,只能是对着叶瑞文说道:“老叶,业务这块还是你比较熟悉,你看看这事是不是让顺庆拉丝厂理解下,尽量调整下生产节奏,等后面的货到。” 对于林锐明只知道推卸责任的做法叶瑞文根本看不上,但问题总要解决,面对冯斌鑫客气的询问叶瑞文开始算账了: “顺庆目前已经开始压单生产,不急的单子也尽量在拖延。但为了保证合理的效率,每天的产量也要10吨以上,目前他们的库存最多就只能够坚持10天。我看天气预报大概估算了下船期,最乐观的是船在8到10天左右能到码头。但目前不确定因数太多,台风能不能真的按天气预报那样准时结束?船能不能真的第一时间就开动?再加上码头卸货时间,保险起见我们要估算15天的时间,那庆顺起码还需要50吨的材料,如果说我们能够再给他们100吨材料,那他们就可以不必压单生产。” 冯斌鑫和林锐明没有说话,一起看着叶瑞文,等着他继续他说下去。账都会算,问题都知道,现在要的是怎么解决。 事到如此叶瑞文到也没有扭捏直接说道:“我去了熊伟和郑状胜的厂里门口和码头都转了转,估计下来郑状胜的库存差不多有300多吨,熊伟那如果加上码头的材料库存应该超过300吨,根据他们目前的产能情况基本是一个月的用量。如果能跟熊伟借个100吨材料,对他生产应该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完全可以保证等到后面的货到。” 冯斌鑫心理暗叹:这客户情况,船期情况,市场情况了解的那个细致,提出的办法虽然操作难度相当大,但目前也根本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如果没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