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七月。
申国公李穆从并州回到了京城。
小皇帝带着一帮朝中大佬到东门迎接,给足了这老头面子。
“臣李穆谢陛下隆恩!”
“老臣惶恐,竟劳陛下亲迎!”
李穆比郧国公韦孝宽小一岁,今年七十。
两个老将军虽然年事已高,却是满面红光,精神矍铄。
李穆对于小皇帝信守承诺,把兄长的勋爵还于他的后辈,很是感动。
上次面圣让他刻骨铭心,印象深刻,感觉此子不凡。
不曾想,他竟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来。
接到朝廷敕令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哪怕是杨坚、刘昉等人矫诏夺权,都没有小皇帝亲政来得震撼。
不过,随着他慢慢回忆那次面圣。
似乎这样的结果,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老伙计,这下咱们两个老家伙喝酒有伴了……”
韦孝宽上前和他来了个熊抱。
“那是,托陛下圣恩,咱们才有这等机会啊!”
两个为大周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老将向小皇帝拱手躬身致意。
“两位国公爷都是大周柱梁,朕还得仰仗两位老将军呢。”
“申国公一路车马劳顿,先回府稍作歇息,再入宫拜祭先帝吧!”
“谢陛下体恤!”
一番寒暄后,众人各自散去。
更换全新官制后,整个朝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每个职位上的官员都如同获得了新生,干劲十足。
朝堂职责明确,政令通达,效率比之前提升了数倍不止。
十二日。
全城素幡白旗,丧钟长鸣,哀乐四起,皇宫恸哭。
宣帝的棺椁从宫门缓缓而出。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跪地拜伏。
而后,汇成巨大的送葬队伍,场面比其生前出巡时还要浩大。
并不是京城百姓对他有多爱戴。
很多都是看热闹来的。
或者抱着一种送旧迎新的心态,来送这个有些不靠谱的皇帝最后一程。
大周第四位皇帝,周宣帝宇文赟葬于——定陵。
一朝身死俱成空,
万千红颜两茫茫。
多少荒唐随风去,
留下恶名在人间。
宣帝是两腿一蹬万事不愁了。
可要如何处理那成百上千的后宫佳丽,却让小皇帝伤透了脑筋。
一开始。
有人提出选一部分人殉葬,被宇文衍果断否决了。
对于他来说,这种人殉恶俗简直就是灭绝人性,丧心病狂。
可是,诞下子嗣的只有杨丽华,朱满月,王姬,皇甫姬四人。
其余妃嫔才女等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为先帝守陵,直到老死。
二是出家。
三是打入冷宫。
要说把她们都放出皇宫,自谋出路,小皇帝也不是没想过。
甚至还提了一嘴,遭到朝臣强烈反对。
这样的做法,别说皇室成员、朝中大臣不会同意。
就算是天下百姓也不会认可。
因为这有损皇家声誉和颜面,是对当下礼制的挑衅。
都是些可怜人,十几二十来岁的花样年纪。
宇文衍只能让她们自己在前两条选择。
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炽繁三人虽然没为宣帝诞下子嗣。
但也是宣帝正经册封为皇后的女人。
按制可以居于宫中。
可三人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倔强地选择削发为尼。
哪怕是元晟、陈山提和尉迟迥三家的亲人苦苦劝说也无用。
气得他们好一通捶胸顿足。
至于其他嫔妃,少数几人出家。
大部分都选择了为先帝守陵。
对于她们来说,不用陪葬,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这就是封建社会,选入后宫女子的悲哀。
……
这天。
京城西市,一座三层高的宏伟木制阁楼建筑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锣鸣鼓响,爆竹声声。
歌女舞姬在门口搭建的平台上,尽情地扭动着曼妙的身姿。
引得人群发出阵阵喝彩。
一些老光棍更是两眼放光,哈喇子流了一地。
屋顶。
一面巨大的彩旗随风飘扬,两面都绣有一个大大的“钱”字。
门头上,挂着宇文衍用瘦金体题写的“大周钱庄”牌匾。
鎏金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宝气四溢,充满了金钱的味道。
钱庄正堂,还挂着小皇帝的墨宝:
“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大周钱庄——隆重开业了!
关于钱庄的宣传单,数天前便开始在京兆地区大量地张贴发放。
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富户平民,全都知道了。
户部甚至派出大量人员,为百姓讲解钱庄存钱、借贷等业务。
宇文衍以及一帮朝中大臣身着便服,参加了钱庄的开业大典。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