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宫议事殿越来越热闹。
不时有朝臣前来给小皇帝拜年,
这些都是接受过正阳宫赏赐的文武官员。
当然,同样也有一些接受了赏赐没有来拜年的。
申国公李穆驻守并州(太原),没有回京过年。
但是派了家中长子李惇前来。
这个李惇便是李家大少李筠的父亲。
当初李大少和元氏兄弟起冲突,被小皇帝踢了屁股,后来更是被李穆吊起来打了一顿。
蜀国公尉迟迥也还在相州。
派了他在京城的三子尉迟顺来给小皇帝拜年。
这些官员看着在场的同僚,个个都是表面脸色平静,但却把每个人都记在了心里。
其中也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宇文衍的老丈人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四十多岁,身材高大,面貌俊朗,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大帅哥。
难怪能迷倒当时大齐的公主。
这是翁婿二人第一次见面。
司马消难见小皇帝面如冠玉,温文尔雅,谈吐非凡,心下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尽管嫁入帝王家,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又傻又丑的男人过一辈子。
最后,毕王宇文贤带着他弟弟酆王宇文贞也来了。
宇文贞如今为天官府大冢宰,名面上是朝中六官之首。
兄弟二人当下深得太上皇重视,风头正盛。
在场的官员全都上前和他们见礼,拉近关系。
宇文衍是第一次见酆王,私下和他聊了一会。
感觉这个十七八岁的王叔和他兄长一样,也是心思通透之人。
小皇帝大摆宴席,准备请众臣胡吃海喝一顿。
每人都领到了他的红包,而且还学会了麻将的玩法。
席间。
纷纷向大司空宇文贤敬酒,希望求得一副麻将。
小皇帝无心之举,却为宇文贤带来一个结交朝臣的机会。
自然是乐呵地答应了下来。
觥筹交错间,君臣尽欢,一直到午后时分,才逐一散去。
年初二。
小皇后司马令姬回娘家省亲。
宇文衍在宫中单独接见了一些官员。
这些朝臣显然多了个心眼,不希望其他同僚看到其往来正阳宫。
小皇帝也不会去点破。
一直到年初六,陆续有朝臣到正阳宫拜年。
宇文衍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来了,都接见了一番,并发下红包。
年初七。
太上皇终于放下手中的麻将,于太庙祭祀先祖。
小皇帝跟随其后,体验了一把皇家祭祖的感觉。
宣帝做任何事情,给人的印象便是场面恢宏、讲排场、好面子。
仪仗绵延数里,文武百官随行,百姓围观。
祭祖之后。
宇文衍带着墨言去了亲军驻地。
吴勇,尉迟伽,侯定,杜咤早早便到了。
“叩请陛下新春万福!”
军士们享受了从未有过的七天过年假期。
见到小皇帝第一时间单膝跪地向其拜年。
声音震天,崇敬之色浮于脸上。
“诸位新年好,今天朕来此,是给大家发红包的。”
“过去的大半年,你们很努力,朕很欣慰,新的一年,希望尔等再接再厉……”
“喏!”
小皇帝挥舞着手中的红包,做了个简短的新春致词。
军士齐声应答后,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早就听说了陛下发红包的消息,而且知道里面装的是十两白银。
对于自耕农家庭的军士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发钱的时候总是快乐的。
不管是发钱的人,还是收钱的人。
这一通红包发下去,又是消耗近万两白银。
好在有番商购买肥皂,要不然小皇帝想大方也是无能为力。
由于冬天下雪。
倭国和半岛三国的商人在腊月和正月商队是不动的。
也就是说,这两个月中原这边和其国内都没有商队发出。
年前最后一次交易是在十一月。
他们国内收集的更多女奴已经抵达中原,因而这次交易十万块玉皂换得一千番邦小娘子。
而那个高句丽的王淮,每月两百女奴交换一万块玉皂。
后又百般求情,希望能够用银钱也购买一些。
最终宇文衍也同意了,但说明从下年起全部都用女奴交易。
四国中,高句丽和倭国实力稍强,百济和新罗次之。
高句丽在这一时期大概四十万户,按每户五人计的话,大约有两百万人口。
差不多和南陈当前的人口相当。
而倭国在“敏达倭王”统治下的人口大概有二十万户,也就一百万人口的样子。
加上其他一些割据势力,整个倭奴国,人口不会超过两百万。
而百济和新罗人口更少,各自也就四五十万左右。
在冷兵器时代,土地和人口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
神州大地,在混乱的三百年间,中原人口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