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离开集贤殿的时候,真有那么一点如释重负、逃出升天的感觉。 春心萌动的花季少女,好奇心真是太重了,简直可怕! 咸宜公主问的许多问题,都让李适之无法回答,却又不得不答。连番折腾下来,李适之真有焦头烂额之感。 但同时,他也觉得颇为有趣。 谁还不是,从少年时代过来的呢? 论辈份,李适之是咸宜公主的堂叔。他一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小公主的。虽然她从小就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但咸宜公主身上并没有太多趾高气扬的坏毛病。至少她内心善良怀有仁德,懂得尊重他人。 承蒙皇帝陛下的亲自提拔,李适之入仕的这些年来一直顺风顺水,步步高升。他与皇室的关系也是一向颇为亲近,初见咸宜公主时她还只是一个吖哑学语的幼儿。现在一不留神,她似乎已经长大了。 此次伊阳之行,李适之一点都不难看出,杨洄与萧珪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就是“驸马之争”。 但令李适之感觉奇怪的是,杨洄固然表现得斗志昂扬、誓在必得。但萧珪似乎并无争心。反倒是咸宜公主本人,对杨洄颇的行为不齿有些反感,却对萧珪充满了兴趣,十分的在意。 如果争端仅于三个小男小女之间,李适之或许不会太过在意。但是身为皇室宗亲又与皇帝的关系特别密切,李适之却知道许多,外人很难了解的内幕。 首先他明白,杨洄的身份不简单。他本身就是公主与皇帝旧友的儿子。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杨洄早该门荫入仕官拜五品以上了。这一回,倒是武惠妃亲自出面,将他提拔了起来。 武惠妃可是咸宜公主的亲娘,他要提拔一心追求咸宜公主的杨洄,其用心可谓十分明显。但是皇帝却又因为咸宜公主提出的请求,暗中出手破坏了杨洄的计划,救了萧珪一命。 这其中的用意,就耐人寻味了。 牵扯到了皇帝与武惠妃,这件事情,也就不再简单了。 李适之早就知道,皇帝与武惠妃这些年来,一向非常的恩爱。但就如同这世上所有的夫妻一样,再如何相敬如宾,也总会有产生分歧与矛盾的时候。现在,针对咸宜公主选驸马一事,他夫妻二人似乎就有了不同的意见。 很明显,武惠妃看好杨洄。 但是皇帝这边,虽然他答应了武惠妃的请求,授予了杨洄 官职。但又暗中帮助咸宜公主去与杨洄做对。那么皇帝的态度其实也很明显了,他不喜欢杨洄,也不希望杨洄成为驸马。 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皇帝的家事更是错踪复杂,其中还涉及到许多的政治利害。 现在李适之,已经感受到了皇帝的良苦用心。他不希望因为选驸马的事情,当面与武惠妃爆发冲突。所以就借着咸宜公主背着她母亲的调皮胡闹,用了一个比较隐晦的手法,表达出自己无声的抗议。 至于皇帝是否喜欢萧珪,是否就此希望萧珪能够成为驸马,还是另说。要给咸宜公主选出一个驸马,也不是光凭“喜欢”二字就能决定。 李适之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有些错踪复杂了。毕竟皇族无家事,皇族也无小事。皇帝与武惠妃之间的夫妻感情,既是私事,也是国事。 现在李适之只能寄望于武惠妃够贤慧、够懂事,能够体会到皇帝的良苦用心,不会再就此事与帝争继续争斗下去。否则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许多臣子都会因为他们的夫妻矛盾,惹祸上身。 到时,他李适之肯定难以置身事外。 刚刚回到家里,李适之就收到了一份请谏,来自驸马薛锈,请他过府聚宴。 换作是往日,爱好饮酒又喜欢交友的李适之,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欣然前往。可是现在,李适之却犯了愁。 他早听僚属与家人说了,自己离开洛阳的这几天里,薛锈来找过自己许多次。 八九不离十,薛锈多半是为了萧珪的事情而来。因为,萧珪与杨洄之间的矛盾,就是他们夫妻二人挑唆出来的。 但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有了皇帝与武惠妃的同时介入,哪里还轮得到薛锈来凑热闹? 李适之暗暗摇头,心想虽然薛锈为人还算忠厚诚实,但唐昌公主却是一个大嘴巴的长舌妇。什么事情落到她的耳中,很快便能一传十,十传百。 再者,人人皆知薛锈的亲妹子是太子妃,那么薛锈天然就是太子的人。这另一边又是武惠妃。现在为了夺嫡争储,两大派系已有水火不容之势。 现在去往薛锈府上赴宴,真不是什么太好的时机。 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适之马上写了一封回贴叫仆人给薛锈送了过去,说自己染了风寒不宜外出更加不宜饮酒,所以报歉不去赴宴了。 薛锈与唐昌公主接到李适之的回贴,既郁闷也吃 惊。 薛锈说,李适之一向温厚好客,从来不会拒绝友人的盛情相邀。今天这一举动,太过奇怪了。 唐昌公主则是认为,李适之此次的伊阳之行,其中必有许多猫腻。他不来赴宴,恐怕是怕我们找他打听内幕。 什么样的内幕,会让李适之如此晦莫如深呢? 薛锈与唐昌公主倒也都不笨,私下一计较,也就猜了八九不离十——肯定是与皇帝有关了! 既然这件事情有了皇帝的插手,那就不是旁人再能过问的了。 哪怕是太子,也得靠边站! 于是夫妻俩倒也识趣,赶紧找了个借口,十分客气的让苏幻云回了家去。 苏幻云早已归心似箭,一刻也不想多呆。好不容易公主夫妻俩愿意放人,她立刻叫上冯七,两人骑上快马飞也似的回到了伊阳县。 苏幻云先到了赌场,惊奇的发现,这里居然一切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