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当中任何一人。
但是,我希望你们也能明白,如今是非常时期,多一动不如少一动,否则,稍微出点岔子,可能就会引来大祸。事关大家伙身家性命,我希望每个人心中都要有杆秤,没事的时候多掂量掂量。”
江浩然亲自训话,众人自然是诺诺点头。
挥手让众人散去,江浩然则被赵玉墨挽着胳膊向居住区行去,孟书娟不甘心就这么离开,只好气鼓鼓的跟在后面,心中大骂赵玉墨这只会对男人发骚发情的狐狸精。
所谓的居住区自然就是甬道深处那几间可供人居住的窑洞了,不过等江浩然再次来到这里时,这里已经大变模样,本就设施齐全的窑洞,经过精心布置,却是多了几分女儿家闺房的味道,显然秦淮女和女学生们都已经提前收拾过了。
江浩然见状微微颔首,这说明他没有选错人,要是过去了这么久,这里还是和她们刚来时一样,搞得乱蓬蓬的一团糟糕,那他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错看赵玉墨和孟书娟二人了。
不过这两人并没有让他失望,即便窑洞里一下子涌进来几十号人,但二人还是将上上下下打理的有条不紊、分毫不乱。
好在这座避难所规模不能算小,四间窑洞的内部空间也都还算开阔,虽说住进三十多号人仍旧十分勉强,但打打地铺对付对付总能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窑洞地面都覆着一层水泥,倒也不用担心地面阴冷潮湿。
当然,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挤不能挤江浩然啊,所以理论上虽然有四间窑洞可住,但其中一间却被赵玉墨和孟书娟单独收拾出来,作为江浩然的专属卧室。
对此,自然谁都没有意见,也不可能有意见,都到这个份上了,谁要是还看不清楚形势,那也活该去死了。
这些情况,赵玉墨利用走路的功夫,就给江浩然全部介绍完毕,江浩然对此也表示满意,他并不需要两人做的有多好,只要别造成混乱就可以了,不过很显然,两人做事分外用心,做的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大家还没吃饭吧?”嗅了嗅鼻子,江浩然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的食物香味。
“还没呢。”赵玉墨笑道:“先生您还没回来,我们怎么可以开饭,没得乱了规矩可不好。”
江浩然对此不置可否,倒是又嗅了嗅鼻子,好奇道:“我似乎闻到了肉的香味?看来今晚的伙食还很不错嘛?”
“是的,先生。”赵玉墨回答的同时,一边悄悄对姐妹怡春和金喜使了个眼神,一边道:“都是托您的福,晚上我们煮了粥,还加了肉干,做成了肉粥,我们之前想也不敢想,如今鬼子在城里闹得这么凶,我们不但没有性命之忧,还能吃到如此丰盛的晚餐,而这些都多亏了您的庇护。”
两人身边围着不少人,赵玉墨这话又当着众人的面说的,这么做,当然是在给江浩然刷好感度了,就连江浩然也不得不感叹她冰雪聪明,即便知道她的底细,也是很难对她生出厌恶来。
江浩然虽然不在意,但也不会浪费赵玉墨给他创造的这个好机会,当即也道:“今晚大家都受了惊吓,一会务必吃饱吃好,吃完后每人还会发放一定份额的葡萄酒,大家喝了压压惊,然后睡个好觉,忘掉所有的痛苦和烦恼。”
江浩然尽管是借题发挥,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形象在心中变得更加高大,谁都知道教堂里根本没剩下什么吃的,就一点点马铃薯和面粉,给她们塞牙缝都不够,是这个男人,不仅救下了她们,还将缴获的食物分配给她们。
没错,杀了那么多小鬼子除了缴获了不少弹药外,最重要的是就获得了很多食物,这些食物有的是军粮,有的干脆就是鬼子在城中劫掠的各种生活物资,不限种类,如今小鬼子几十万大军齐集金陵,后勤根本支撑不住,所以出来抢粮也是他们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不过现在这些东西都是江浩然的了,也帮了他的大忙,要不然几十口人嗷嗷待哺,就靠避难所中存贮的物资和他空间中的那点存货,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
说话的功夫,怡春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米饭走进窑洞,金喜则跟在她身后,怀里还揣着几个罐头和几瓶红酒。
两人分别将手中的东西放在炕桌上后,金喜取出碗快开始盛饭,怡春则来到江浩然面前恭恭敬敬地道:“先生,您今儿累了一天,一定饿坏了吧,饭已经做好了,请您上炕用饭吧。”
还真别说,江浩然现在还真就是饥肠辘辘,当下也不客套,随即卸下刻意准备的背包上了炕,准备用饭,饭是粒粒饱满的大米饭,罐头是豆豉鲮鱼罐头、新笋罐头和午餐肉罐头。
有人可能要问,民国时期有罐头吗?
怎么没有,早在1893年,也就是光绪年间,中国就成立了第一家罐头厂,第一个罐头由此诞生,到了民国、二战时期,国内国外,罐头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当然普通老百姓还是舍不得吃的。
不过江浩然对这几个罐头却兴不起什么食欲,他空间里好吃好喝的可是不少,可没啥兴趣吃这些老古董,于是对怡春和金喜道:“酒和米饭留着,罐头还是拿出去分给外面的人吧,就当给大家加菜了。”
怡春迟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