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人力(2 / 3)

安静的在后方等待,像是一种无言默契。

“妨碍交通!量尔等是外地人,乃是初犯,给予一次警告!”

江虎看了眼胡器出示的带有糜竺印章的过所文书,收取罚款的手掌念念不舍的收了回来,瞪了车夫一眼,临走前叮嘱一句。

在那些兵卒看乡巴佬的目光鄙视下,马车继续前行,只是这一次小心了许多,就算是要停下,也是靠近路边。

“这都是些农庄的牛车!”

车夫见到胡器的不解眼神,出言解释道:“贵人你看,马车还是少数,还是那些庄户们坏了规矩,拉上黄牛就跑到襄平拉车,搞得襄平如今车马拥堵不堪。”

听见车夫的抱怨,胡器朝着四周望过去,果然,车辆还是以牛车为主,简易的板车配上挽具以及黄牛,就是一辆任劳任怨的牛车,赶车的车夫也与他们这辆马车夫不同,一个个皮肤黧黑,面容朴实,像个庄稼汉。

“怎么?那些庄户,抢了你等的生意?”胡器见状,笑着问道。

“那倒是没有!就是烦他们那群苦哈哈,压低了襄平的行情。”马车夫不好意思的挠头,他们对农庄参与到物流行业,有种天然的警惕。

但农庄因为车辆条件所限,当前还是参与到利益不大的码头货物运输,再者,因为农庄牛马的耕作需求,这种运输服务存在着季节性,正好与辽水冰消之后的船运业契合。

而马车行,主要服务于中高档人群的外出与运输,这在物流行业上,正好形成了互补。

农庄制度,胡器早有耳闻,沓氏的乡村公田不多,但糜竺还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集合农户,建立了农庄。

农庄,在商徒们眼中,可不算是一项好政策。

无他,正是这种给了农民以后路的政策,让商徒的利益无法达到最大。

沓氏商徒中,抱怨劳动力缺乏的声音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农庄的存在,使得沓氏的劳工渐渐缺乏,追求稳定、渴望田土的无地农民逃离了灯红酒绿的沓氏,在官府的组织下,加入了各地农庄。

劳动力资源的匮乏,使得在沓氏经济繁荣下赚得盆满钵满的商徒们需要忍痛付出比以往多一倍的价格雇佣劳工。

“复活周时奴隶制!”

商徒们挤在一块,想出了各种法子,有人想要倒退回奴隶制时代,让商徒干脆使用奴隶生产,全面占有劳工剩余,以此省去那些雇佣的开销。

只是,奴隶制并未得到太大的响应,并不是商徒人性未泯,而是想到世事无常,奴隶制盛行后,商徒破产后也极有可能成为奴隶。

“允许商徒在海外自行招募劳工!”

这一条便是胡器所提出来的,既然汉民能够参与到郡府主导的农庄制度中,从而提高了市场上的劳工价格,那为何不引入那些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比如胡器影响力之下的、处于战乱饥荒下的马韩人民?

那些经受汉文化浸染,智力相对正常的马韩人,显然能够胜任汉地的某些工作,胡器能够组织他们来到汉地进行劳作,再将他们的劳动打包发卖。以这些民众所求的微薄薪水,并且其中大多还是以回馈故乡家人的方式进行支付。

种种手段下,在胡器的估算中,这种完全不违法,也不违反道义的生意中,他能赚取巨额利润。

“商徒自行转运中原难民,收取难民船资,或者以难民将来的劳动支付。”

这又是一条商徒们想出的主意,源于黄巾占据青州产生的慌乱,使得大批畏惧黄巾的民众逃离青州,其中有条件的豪富之家已经徜徉在沓氏的繁华中,没有条件的普通民众拼死挤上小舟木筏,消失在茫茫波涛之下。

如此情况下,郡府开始组织船主对青州难民进行转运,只是雇佣海船转运难民的巨大耗费,让以豪富出名的辽东郡府也有些为难,所以转运的规模并不大,反而是对那些难民进行了筛选,将其中的有技术的匠人、有文化的读书人进行优先转运。

见到这种状况,商徒不乏悲天悯人之人,想出此策,既能解那些难民之困,还能缓解沓氏因为缺乏劳动力而产生的底层萧条。

“这法子倒是不错,比我的马韩民工还要好些,至少汉地难民不需要为语言烦恼!”

晃晃悠悠中,胡器想着那些商徒提出的法子,只是当他看向远处冒起黑烟的高大烟囱,嘴角渐渐翘起:“言语不通,某些行业里,未尝不是优势啊!”

“就是不知道郡府会如何施行?会选择哪一条途径?”

想起临行前商徒们争论的场景,他再度回头,望向隐在重重楼阁中的辽东郡府,心中猜测道。

“哞!”

一声牛叫,惊醒了胡器的遐思,他转过头,看向旁边路过的牛车,牛车上积满了大包小包的货物,车轮深深陷在官道的沟壑之中,后面的车夫扶住板车使劲前推,试图将牛车推离此地。

只是,一个人的力气,怎能比得过千斤之力的牛。反倒是因为车辆失衡,板车上的货物倾倒得到处都是。

胡器扭头,好奇那人会如何处置,本以为那人会因此颓丧放弃,跪地大呼。

让胡器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那人的前后。许多与他一样庄户打扮的车夫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