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剩下的东西,朱雄英最感兴趣的就是玉米了。
这么大的颗粒,就注定产量不会太低。
仔细询问,发现并非如此。
玉米的产量也就一二百斤的样子,比起小麦之类的没有什么优势,更比不上水稻了。
陈景恪心中暗道,那是你们不知道玉米的赛道在哪。
这玩意儿的优势有两个。
其一秸秆高大,不论是作为动物饲料还是其它用途,都要超过别的粮食作物。
其二特别适合山区、丘陵等土地种植。
即便是在碎片化、贫瘠土地上,产量依然不会大幅度减产。
对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华夏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
清朝粮食增产,玉米的功劳很大。
但这么做也带来一个严重后果,水土流失加剧。
边边角角但凡有点土壤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了。
局部地区几万年才形成的薄薄一层土壤,短短百年就流失的七七八八。
所以清朝老照片上,背景都是光秃秃的,见不到多少绿色。
当然了,将水土流失都归结于垦荒种植也不准确。
还有个因素是燃料。
砍柴烧火这四个字,背后是一座座青山被砍伐一空的现状。
还有就是气候变迁,小冰河期到来。
总之吧,种种因素因素加起来,才造成了水土大面积流失的情况。
言归正传。
尽管对产量有所失望,不过朱雄英也没有就此对玉米失去兴趣。
不管怎么说,多一种粮食作物总是好的。
说不定它就具备某种优势了呢。
南瓜朱雄英也很喜欢,没别的原因,不挑地还高产。
能当菜吃,还能熬汤,饿极了还能当主粮果腹。
说白了,只要是高产的作物,他都喜欢。
陈景恪早就知道这些东西,除了最初的惊喜,之后反倒是正常了。
良种固然重要,但对目前的大明来说,却也不是刚需。
现在大明的粮食是够吃的,自从南洋开发以后,更是出现了富余。
良种的到来,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比起粮食,更让他关注的是另外一种东西。
金鸡纳树。
陈永和有些感慨的说道:“……最危险的一次,我们有二十几个人感染了疟疾。”
“带去的药物也用光了,只能向当地土民求助。”
“他们很热情,看过病情之后,就拿出了这种树的树皮。”
“煮水喝下去,病果然好了。”
“回来的时候,我特意讨要了一些种子。”
朱雄英一听是治疗疟疾的,就不再关心了。
经过陈景恪的纠正,确认了黄蒿才是传说中的青蒿,大明已经有针对疟疾的办法了。
再加上藿香正气水,南方的高温潮湿气候,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致命。
现在再多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影响也不大。
说白了,依然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陈景恪却不一样,作为医生他很清楚青蒿汤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易保存。
还有个缺点是单株含药量比较低,需要大剂量效果才好。
在神州大地这些缺点影响还不大,毕竟到处都是青蒿,有需要了去割一点回来就行。
可是对于出海的人,或者本地不产青蒿的人来说,就不方便了。
青蒿素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等到科技提高,能将其单独提取出来之后。
金鸡纳树不一样,这玩意儿疗效不如青蒿素,可单位体积内含药量是超过青蒿的。
关键这玩意儿的树皮保存非常方便。
真得病了,把树皮扔锅里煮一煮就有效果。
虽然金鸡纳树的树皮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喝多了副作用大。
但少剂量服用,用来治疗疟疾,是没问题的。
所以,在得知他带回了金鸡纳树的树种,陈景恪就问他讨要了过来。
对此大家并没有多想。
毕竟他本身就是神医,对药物好奇是很正常的。
看完植物的种子,又看了一些其他东西。
比如动物的皮毛。
那边确实有一些独有的动物。
他们也试图带一些回来,只是全死在路上了。
这很正常,毕竟是探险队,人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其他动物,就算不饿死,也会沦为口粮。
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器具,其中以黑曜石的器具最多。
这些都是印第安人最常使用的。
陈景恪细细观看,也不得不赞叹一声,确实有独到之处。
印第安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黑曜石科技发展的相当的优秀。
比如黑曜石刀具,锋利无比。
除了韧性不足,别的并不比金属武器差。
还有黑曜石的箭矢、长矛、短矛……
在小规模冲突的时候,还真不好说谁能赢。
当然,大兵团作战他们必然不行。
还有各种精美饰品……
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