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其他类型>当季汉众人穿越到三国剧组> 第三百三十四章 皇叔没点头等于此事可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 皇叔没点头等于此事可行(1 / 2)

“臣以为如今的董卓不过癣疥之疾,依臣愚见不如由陛下发布天子诏令,我等率王者之师,必能势如破竹,借此必能威慑关东诸将,令其不敢造次”

议郎曹操行礼作揖,道出心中所思所想,在他看来说好听些董卓是癣疥之疾,说难听点不过是丧家之犬,自从董卓败退到并州,士气已经衰落到极点,将无法东山再起,军力更是大不如前,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所以眼下最重要反倒不是董卓,而是盘踞在关东的诸将,以及断绝汉中通道的刘焉。凭借此次征讨,足以让关东诸将亲眼目睹朝堂的态度。

刘辩没有命谒者开口,他望向身为尚书仆射的荀彧。

他记得刘备说过荀彧乃是国之忠良、能臣干吏,既然皇叔都觉得此君是贤才,想来肯定不俗。

荀彧心领神会,他站出来说道:“关东诸侯并非同心,臣以为曹议郎说的不错。”

听到荀彧的肯定,曹操心中一喜。这些时日以来,刘备忙得焦头烂额,关羽马不停蹄训练水师,他也就没有打扰两人的心思。他又想到找张飞谈论诗文,可是不论怎么寻找都寻不到张飞的踪迹,就像是对方故意躲着自己似的。

于是乎,他只好拜访荀彧,不论是才能,还是私德,都令他肃然起敬,如今听到对方肯定自己,又怎么会不欣喜?

甚至曹操都想与刘备分享自己的喜悦,奈何在朝堂之上,他只能朝着前方的刘备,投去热切的目光。

“嘶”

不知为何刘备总觉得背后一凉,不过眼下尚在朝议,他也无心深究,只好将古怪的情绪暂时压下去,竖起耳朵全神贯注聆听荀彧的建言。

“不过臣以为,曹议郎之言,还有些许不足之处。”

刘辩眼神一亮,“还请卿速速说来。”

“依臣愚见,董卓虽军力大不如前,不过并州多是好勇斗狠之辈,又毗邻匈奴,此前董卓在并州平叛积累威名,大汉天兵皆为精锐之兵,卫将军、楼船将军、骁骑将军皆为能征善战之士。此前洛阳遭战火,日南郡叛乱迫在眉睫,若是双线作战,讨伐董卓深陷长期为战的泥潭,关东诸侯难免生出二心...”

“不如向关东诸侯发布天子诏令,号令他们讨伐董卓,我等修趁机耕植,畜军资。”

“嗯...若是关东诸将有人不遵从朕的号令呢?”刘辩问道。

荀彧面露笑容,“如此一来,那人将会成为众矢之的,我等师出有名。”

刘辩仔细想了想,也没有想出太大的弊端,毕竟尚书台群贤想出的对策,听起来也还行,他又望向刘备,那眼神仿佛在说,‘皇叔皇叔、皇叔觉得如何?

刘备无奈只得点点头。

刘辩顿时一喜,大手一挥,拍板做出决定,“既然如此,就依卿所言。”

荀彧行礼退下,贾诩又躬身走了出来。

“嗯?京兆尹?”本来有些疲惫的刘辩打起精神,他在刘备这里听到过对于贾诩的评价,此君才华超群,有三公之能。听来貌似不比荀彧的低,不过亲疏有分,贾诩自凉州起就为刘备奔走效劳,荀彧不过是中途加入,在刘辩看来,刘备不出声的情形下,还是贾诩值得信任。

于是乎刘辩挺直脊背,问道:“京兆尹有何妙策?”

“陛下,不管是多么坚硬多么高大的坞堡往往最容易在内部崩溃,董卓麾下多是凉州武夫,凉州武夫占据并州,无异于鸠占鹊巢,董卓及其旧部长于作战而弱于治政,素来桀骜无比,极易与并州士人产生冲突,并州正义之士想必心生怨恨,吕奉先乃是丁原旧部,臣观吕奉先因利导向董卓,我等也能因利利诱之,若是能够激化其中矛盾,董贼自能拔除!”

刘辩算是听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离间计。

他问道:“既然如此,那荀尚书建言?”

“臣以为不如双管齐下。”贾诩拜道。

刘辩望向刘备。

刘备“....”

说实话刘备见到刘辩转头之际,他就知道刘辩要露出什么眼神了。

于是他点点头。

刘辩当即做出决定,“此事全权交由京兆尹负责!”

说完这些,刘辩本想着退朝,奈何兢兢业业的荀彧向刘辩举荐了一些贤人,这些贤人多是颍川人士,有出身大族饱读经书之士,也有地主豪强之辈,更有家道中落之人。

其中让刘辩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叫钟繇、戏志才,钟氏乃是颍川大族出身,即便是他都有所耳闻。

刘辩再度望向刘备,刘备只能再次点点头。

刘辩见文臣武将都没有其他的建言,他也觉得越来越乏,至于会不会有纰漏,这不是有皇叔在么?

于是刘辩命谒者喊道:“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

.....

下朝会后。

曹操满面红光,嘴角溢满笑意,像是狗皮膏药一般跟上刘备关羽张飞等人。

“玄德兄,等等我,等等我。”

这让张飞有些嫌弃的撇撇嘴,也打消贾诩上前攀谈的意向。

曹操哈哈笑道:“哈哈哈,我听说钟元常长于书法,玄德兄,待到钟元常抵达长安后,我定要前去其府上,求得墨宝,若是钟元常的字加上张将军的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