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朝阳级铁甲战列舰及十年发展建设成果总结
时间飞快,一转眼海军十年建设方案已经完成,从阿根廷战争结束后1880年开始至1890年末,三个海军主基地先后建设完成,协助舰艇编队管理26艘主力军舰和其余小型辅助军舰,基地编制人员包括5700名水面舰艇官兵,海军陆战队扩编到4400人,800名蛙人特种作战部队,地船只维护保养、守备部队等基地配属人员逐步增加到8500人,海军接近2万人规模,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基地、舰艇、海军陆战队联合配合的全面演习,提升基地和舰艇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期间1868年俘获自巴西海军标准排水量为6270吨的老旗舰“朝阳”号大型铁甲舰和另外两艘1869从英国购买服役的排水量为3500吨的中型铁甲舰因舰况老化不堪担负作战任务,已于1888年6月正式退役转入海军运输训练杂役船序列。海军整体作战水平和海陆两军协同作战都到预期效果,陆海军军工技术和造舰技术也取得很大进步,1886年9月具备了155mm35倍径及以下口径陆海炮的生产能力,引进自德国的14英寸(356mm)的“刷次考甫”黑头鱼雷也经过消化吸收后于1886年12月具备生产能力,为海军建设发展长远考虑出发建立统一标准制度,以提高管理质量和后勤保障效率统一定型并将陆海军武器命名为汉国产1886式。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海军共有两大主力舰队、四支分舰队,分别是大西洋舰队(包括加勒比海分舰队、刚果派遣分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包括南洋分舰队、南太平洋分舰队)。
在总结汉国海军20年的发展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部分西方国家对军舰的等级类型划分,李明远1888年12月28日颁布《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章程》命令并正式实施,根据其中的《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水面作战舰艇条例》将水面舰艇划分为战列舰、巡洋舰、轻巡洋舰、炮舰、炮艇、鱼雷艇六个舰种等级。
军舰排水量在8000吨以上的为一等主力战列舰,6000吨以上8000吨以下范围内为为二等主力战列舰,4500吨以上到6000吨以下范围内为一等主力主力巡洋舰,3000吨到4500吨范围内为二等主力巡洋舰,1000吨以上到3000吨以下范围内为三等轻巡洋舰,1000吨以下500吨以上范围内为炮舰,其余小型军舰为炮艇和鱼(杆)雷艇。
依照排水量划分的军舰等级,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截止1890年末总共拥有十年计划方案建设完成的26艘主力军舰,分别是从德国伏尔铿船厂购买1885年服役的两艘标准排水量8500吨级的“朝阳”级铁甲战列舰,
在汉国新京造船厂自造1887年末开始服役的四艘标准排水量3500吨级的“先锋”级装甲巡洋舰,从法国地中海铁工厂造船厂购买1878年末服役的两艘标准排水量3200吨级的“胜利”级铁甲巡洋舰,在汉国皇家造船厂自造改进自“永兴”级的1888年开始服役的六艘标准排水量2400吨级的“扬武”级轻型穹甲甲巡洋舰,在汉国新京造船厂自造1879年初开始服役的十二艘标准排水量1350吨级的“永兴”级轻型铁甲巡洋舰;
加上主要用于内河、近海巡逻和作战的在汉国新京造船厂自造1873年开始服役的16艘标准排水量760吨级的“海狮”级炮舰和21艘标准排水量200吨级的“海狼”级炮艇,1885年开始服役的16艘120吨级的“海鲨”级鱼雷艇,另外还有六十余艘各型海洋调查舰、通信联络舰、侦查舰、布雷舰、扫雷舰、汽船、拖船、小轮船、水底机船、螺桥船、水船、运煤船、挖泥船、运输船、补给舰、练习舰在内的辅助船只,一共一百余艘各类先进舰艇构成的和世界同期他国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已初具规模和实力,也向世界昭告着一支重要的新兴海洋作战力量开始登上波澜壮阔的海权时代舞台。
新京造船厂、兴和造船厂和皇家造船厂分别位于新京(巴西阿雷格里港)、兴和县(巴西若因维利)和吴中市(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前两家造船厂原本是从普鲁士引进造船器械成立于1869年初的两个民用造船厂且都位于新京,在1872年2月两家造船厂升级改造为军用造船厂,一家造船厂由新京搬迁至兴和县,1873年4月新京造船厂在借助达尔芒等法国船工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建造出一艘排水量为760吨的炮舰,三个月后兴和造船厂吸收新京造船厂的经验也建造出一艘炮舰。
皇家造船厂是1879年初李明远授意海军利用从江南造船厂挖来的船工为基础筹备成立,并于1880年3月1日在占领吴州(乌拉圭)后从海军发展建设长远考虑选择了水深港阔浪平能建造、维修和保养大型军舰船坞基地和大型海军综合基地的吴中港(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港)正式成立,三家造船厂共享造舰技术并协同攻关各种海军军工科技项目和难题,能统一建造同一规格标准等级的军舰,后面更将逐步承担随着海军发展越来越大型军舰的建造和维护任务。
大汉帝国国防军海军两艘“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