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根本不需要!
溜好条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抹油,轻轻抻拉。
随即,案板上洒上面粉,面剂搓成长条滚上铺面。
陈老八的动作,越来越快。
右手面头交给左手,左手两面头分开,右手食指勾住面条的中间继续抻拉!
待面条拉长后把面条分开,继续反复刚才的动作,每一次反复,都预示着面条根数翻了一倍!
不说别人,就连上边儿等待吃饭的宾客们也忍不住开始细数起来。
“一次.两根。”
“三次,八根。”
“.”
“十次!十次是多少根有没有人会计算的?”
“快给我拿一个科学计算器过来!”
老外数学的差劲是全世界公认的,甚至很多大学生在心算方面还不如华夏的小学生。
直播间里也沸腾了。
“十次?那么点儿面团居然抻了十次?这都有一千零二十四根了啊!拳头大的面团拉成了一千多根面条?”
“嘶他还在拉!这个人也太能拉了吧?两千零四十八根!!!”
这种东西,越到后边儿难度几乎就是呈指数级的在增长。
靠的不仅仅是面团的韧性,还有自身拉面的功夫,每一次左右手交换时的力道和技巧,每一次抻拉的动作幅度都必须拿捏到极度的精准才行,而越发细密的面条也就预示着越容易断,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啊!
“我在拉面馆工作了十几年了.见过最牛逼的师傅也就能抻十次,这还是用的比这位师傅大的多的面团儿。这十一卧槽,他还在抻?”
“尼玛!这抻出来的面条是得多细啊?头发丝吗?”
“不仅仅是细,关键是韧。没有足够的韧劲不可能抻这么细,这面条吃起来,筋道啊!”
十二次。
正是陈老八的极限,一小团面足足被抻了十二次,四千零九十六根面条。
陈老八用中指和食指将工手上的面夹断,细密如发丝般的面条落入沸水锅中开始煮了起来。
隔着屏幕,遥远的甘省。
某位老者坐在椅子上激动的疯狂拍打着桌子,“幸好!幸好啊!幸好当初没有因为选菜的事情和协会闹的那么僵。如此拉面,怎能不宣传,怎能不上席啊!”
坐在他身边的那些中年人们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
最开始的时候,听闻协会要把陇菜敲定为兰州拉面的时候,他们就是第一批最为反对的人。
为什么?
在甘省协会会员的心中,兰州拉面我们已经享誉全国,甚至面馆儿都遍布全国了,这种知名度的菜式还需要你去宣传吗?
而且就在前几年,兰州拉面更是成为了全国快餐的重点推广项目,就这种级别的面食还用得着你拿到美食交流活动上去搞?
咱陇菜一直在国内默默无闻,你不帮忙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的给咱宣传宣传?
比如什么手抓羊肉,黄河大鲤鱼,陇上香酥鸭之类的菜难道不好吃吗?
但是此刻,一切的质疑都随着老八将拉面放入锅中的这个动作,戛然而止。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这群人看的瞠目结舌,听得震耳欲聋!
“兰州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苏辰这时开口了,他拿着长筷子给一个小瓷碗中捞面,捞出的面条微微旋转,顺手还在碗中摆了个盘,盘旋起来的细密面条根根发亮,视觉效果十分柔滑,甚至还透着微微淡黄,仅仅是看着就令人食欲大增!
而当他说道一清】的时候,便给碗中舀入一勺汤汁。
这是牛肉汤,经历了高达十二个小时熬制的牛肉汤味道醇香,再经过多重工序去除杂质后,汤色看上去十分清澈。
而且这次的高汤,苏辰还做了一个很多中餐厨子都很少使用的工序:冷冻。
经过慢速降温冷冻的高汤,牛肉脂肪漂浮在表面凝结成固体形状,将脂肪全部剔除之后方才融化汤汁继续去除杂质。
所以此刻的牛肉汤,早已不是清澈那么简单,看上去简直就是一碗矿泉水!
但只有距离它最近的人才能知道,那里面可是散发着极其浓郁的牛肉香味啊!
“二白。”
盛好汤的面条上点缀一片晶莹剔透的白萝卜,看上去纯白如玉。
“三红。”
又是一小勺的辣子滴入汤面,瞬间融化开四散漂浮在牛肉汤的表面,有了辣椒油的加入,这碗面看着顿时就活色生香起来。
“四绿。”
切的细碎的香菜末放在面条表面,就连盛面的苏辰也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五黄。”
这,指的便是面条要黄亮,柔滑透黄的面才能够体现出厨师的制作工艺水准!
话音方落,苏辰手中的一碗面放在了木盘中,负责传菜的小姑娘面带微笑,端着木盘离开后厨。
而此同时,后厨里的各个帮厨们整齐划一。
一位负责捞面,一位负责加萝卜,一位负责滴辣子,一位负责洒香菜。
一碗接着一碗的面条离开后厨,宾客们看到这里阵阵躁动。
甚至有几位美食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