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秦亮一直对王家人颇有好感,觉得他们待人热情诚恳,也很重感情。 至今秦亮还记得,芍陂之役后,在都督府邸阁厅堂里那欢笑热闹的庆功宴。那时的鼓声、笑声,仿佛仍在耳际,王凌王广王飞枭王金虎等人齐聚一堂,如同只在昨日。 当时秦亮还不知道王广想嫁女另有心思,有意出嫁的女儿、可是王广秀外慧中的绝色嫡长女。秦亮对王家人的好感简直爆棚。 但这一回,秦亮觉得、王家实在是处事不公。 秦亮不满是不满,不过此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如今王秦两家在谈人事安排,谈战后利益分配,但本质上,谈的却是最高權力! 不管有什么道理,只要王家因战功不断向秦亮让权,渐渐地最高决策权就会发生转移。秦亮的主要目的也在这里,而不是为了争那些或多或少的利益。 一旦到那个位置,天下的一切道德、律法都不再起作用,因为上面没有人来执行干涉、制裁等事务了。而且除了生老病死,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这事能主动谦让,秦亮真会对王家刮目相看。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乐伎在奏清商乐,音律之中舞姬翩翩起舞,女声漫声齐唱。而秦亮与王广等人,面前摆上了美酒佳肴,正观赏着家伎们的表演。 先前说好了的,要让王广鉴赏歌舞。哪怕秦亮心情不怎么愉快,亦未食言。 秦亮也没摆出一张不高兴的臭脸,他甚至还能边观赏、边面露微笑,偶尔举杯向王广夫妇祝酒。大事不满意,亲戚还是亲戚。 不过秦亮也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变了。以前他不是这样的人,大抵仍是一个比较直率的性情中人,但如今他明显更能逢场作戏。 几曲舞蹈过后,大家吃喝得也差不多了,便时不时喝杯酒、吃点果蔬,然后陆续有人离席,在周围走动游逛。 这座高台与寻常的阁楼不一样,楼上的格局更繁复一些,敞殿外面还有栏杆走廊、迂回的回廊。建筑雄伟,风景秀丽,有游览的价值。 秦亮也起身走到敞殿外,扶着木栏杆透气。他一转头,便看见丈母诸葛淑与玄姬正在转角处,她们竟能私下在一起说话? 玄姬向秦亮看了一眼,凤眼十分有神。一会她就走了过来,秦亮随口问道:“姑与外姑在聊什么?” 玄姬轻声道:“只是女子间的琐事。”然后进屋去了。 诸葛淑随后也走了过来。秦亮向她拱手道:“外姑在这里不用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诸葛淑站定揖拜还礼,她没有回应秦亮的客套话,继续往栏杆旁边走了两步,然后看了一眼厅堂上舞动的人影,轻声说道:“前两天,汝外舅与外祖多次见面商议事情,我见汝外舅一直心事重重、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可能也在寻思什么事呢。” “是吗?”秦亮听到这里,神色顿时一怔。 这时诸葛淑又轻声暗示道:“阿翁(王凌)年纪那么大了,很多事怎能不在意汝外舅的想法?”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王凌在安排大事的时候,很难不在乎嫡长子的态度。毕竟王凌七十好几了,嫡长子王广才是那个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王家人脉和一切的人! 而且从诸葛氏提供的信息来看,王凌父子经过了反复权衡、可能还有点意见冲突,因此才有“多次商议事情”。难道秦亮一直误会了王凌王广父子,或许王广不只是大将军王凌的传声筒、他也主张不放权? 这样的猜测尚不能确定,但秦亮越想越觉得,可能性不小。 秦亮与诸葛淑对视了一眼。她的目光闪躲开了,他还在打量诸葛淑。 诸葛淑似乎不善交际,言行举止也不够大方,但不时便会让秦亮感到意外。譬如上次冒充她姐姐的胆大,以及刚才的几句话表现出的见识。 不过想来倒是正常,诸葛淑年纪不大、却是大族出身的人。即便她只是个女流之辈,但大族家里人口一多、总会涉及资源分配,她多半是见过不少事的。 秦亮在打量诸葛淑时,不经意间看向了她胸襟侧面的料子皱褶。布料的折痕,仿佛红花外的绿叶,更能衬托身体的轮廓。 他想起了那次在乐津里院子、与诸葛淑见面,光线不太好,他起初一不留神、没认出人来。当时秦亮解开了她的衣襟,才忽然发觉了异样,只看了一眼,便立刻停止动作。 之后每当秦亮见到诸葛淑,不小心想起那白生生的意象时,都会立刻把画面强行抛诸脑外,并产生一种负罪感。大概是以他自己的观念,也觉得这种事不道德。 但是此刻秦亮察觉了自己的心态变化,竟然与以往不同、好像没有了多少负罪感?当然他也不愿意做什么,毕竟关系太复杂、事情会变得相当麻烦,不过那种想也不能想的忌讳、已在悄然之中消失。 诸葛淑有时胆子十分大,但面对面相处时,她又有些局促。她的目光游离闪躲,偶尔之间定神飞快地看了秦亮一眼,小声道:“仲明没有厌恶我?” 秦亮摇了摇头道:“没有,外姑不必多想。” 就在这时,王广从侧门走了出来。而诸葛淑似乎正要说什么,秦亮却立刻抢了诸葛淑的话,镇定地说道:“我涉猎过音律,不过在平原郡时、没有机会接触舞蹈,确实所知所限。还得外舅见多识广。” 诸葛淑听到这里,抬头看了他一眼,很快就察觉了秦亮的眼神、正朝她身后看去。诸葛淑轻声道:“我看罢,就是图个热闹。” 秦亮这才向王广揖拜,招呼一声:“外舅。” 王广拱手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