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听今天中午吃肉,不用沈三交代什么,纷纷拿着家里的锄头之类的,径直往地里走。
玉娘在地里站着看了一会儿,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去给大家做午饭。
二三十个人,两只鸡,不算多,可也不算少。玉娘先把鸡炖上,一锅鸡汤,等开饭前再煮上一些面条,一定能让大家吃的饱饱的。
吩咐个孩子看着火,慢慢炖着鸡汤,玉娘又去蒸馒头。
今日带来的是粗面,也就是黑面,蒸出来的馒头不太暄,但在这个时候能吃上馒头,算是很好的生活了。
一大铁锅馒头出锅,顺着热气散发出馒头的香味。
旁边烧火的小男孩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馒头,一动也不敢动。
玉娘笑笑,“去喊大家来吃饭。快去。”
一听能吃饭了,风一般的跑远了,不一会儿就跑回来。
玉娘先掰了一小块递给他,“奖励你的,快吃吧。”
小男孩接过馒头,没有先咬一口,而是先舔了舔,又深深闻了一口,最后才轻轻咬下一小口,把剩下的都藏到衣服里。
玉娘见状,忙说道:“小心烫。你快吃,一会儿吃饭还能吃。”
小孩摇摇头,“俺娘叔了,粮食来的不容易,俺们又不干活,要省着点吃,不饿就行了,多了留给干活的人们吃。”
玉娘心疼的摸摸小男孩的头顶,“快吃吧,今日管够,明天还有。等到了秋天还能吃上白面馒头。”
“真的吗?还能吃上白面馒头?”小男孩一脸惊喜。
“当然是真的。”玉娘坚定的点点头,眼睛一直看着他。
小男孩这才不好意思的把那一小块儿黑面馒头一口吃了下去,脸上都是满足的笑意。
玉娘看着也笑了,“你叫什么名字?”
“猴子。”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玉娘早就习惯村里人起名的习惯了,之前还听过狗剩之类的呢,“猴子,形象,你爹娘一定是觉得你很聪明,才给你起的这个名字。”
“姑娘,你觉得好听?”猴子有些不自信的问道。
玉娘坚定的点点头,“好听,真的好听。”
“他们回来了,爹,爹,”猴子看到在地里干活的大人们都回来了,又跑着去迎接大家。
玉娘笑笑,找出干净的碗,给每个人都盛了一大碗鸡汤,里面还有两块鸡肉,唯一不足是没有蘑菇,要不然会更香。
饶是这样,大家也都吃的心满意足,再配上面条,每个人都吃的饱饱的。
下午,大家又去地里干活,玉娘则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去地里找野菜,告诉他们哪些能吃,哪些有毒不能吃。
永安村没有挨着山,都是大平地,蘑菇没有,不过野菜很多。
一下午,每个孩子的提着的竹筐里都装的满满当当的。
玉娘交给负责村里做饭的几个人,这些野菜要怎么做,多的都用开水烫一烫,再晾干,冬天还能拿出来吃。
女人天生对做饭有天赋,玉娘一说大家就明白。
晚上大家就吃的野菜,啃的馒头,又喝了一点热汤,真是大大的满足。
玉娘三人没在永安村吃的晚饭,他们还要赶回义诊所,明日再赶着牛车过来。
玉娘连着来了两日,等李兴发带着明和也过来耕地的时候,就把这里交给李兴发看着。她又回平安村看看地种的怎么样了。
一连忙了大半月,地终于种完了。
不过,平安村的人可都没歇着。这两日平安村可热闹了,每个人脸上都是大大的笑意。
因为,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沉甸甸的麦穗,谁看了谁高兴。
往年都是各家收各家的,这次是大家一起种的,收自然也是大家一起收。里正一高兴,连着两日都让负责做饭的女人们杀鸡,炖鸡肉吃。
而且还蒸的是两面馒头。
两面馒头就是粗面和细面掺和着蒸出来的馒头。
大家吃的饱,干活也有劲。两天就把地里的麦子都割完了,正好又是好天气,不顾天热,大家不分昼夜的把麦子打完。
里正亲自盯着过程,明志和明远在一旁做登记。
等把麦子都过完称,再根据亩数一算,一亩地居然到了500斤。这可算的上高产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没什么化肥,最低的时候才70,80斤。
村里人一听一亩地能产到500斤,广场上立马欢呼起来,大家争着要这批麦种子。这麦子颗颗饱满,等再种下一定也能丰收。
里正习惯性咳嗽一声,广场安静下来。
里正这才笑呵呵的说道:“这批麦子除了留出秋收后的大家种地的种子,剩下的都给每家每户分了,从明日开始,咱们就各自开火做饭了。”
听到都能分到麦子,大家都高兴,可又舍不得,“里正叔,咱们还是一起吃吧。人多热闹。”
“就是,这一分开,还怪舍不得了呢,还是一起吃吧。”
……
大家纷纷表达着不舍。
里正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又说道:“咱们村的日子算是熬过去了,可外面还不安全,这份来了,我也告诉大家一句,要省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