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刚好听到的是一条国际新闻,涉及了多个国家,真~国际新闻。
假如只有这前面一截的内容就是一条挺普通正常的国际新闻,关键它还有后半截。
李铭感觉这就有点离谱了,又想到这是涉及三哥的事情,好像又不是那么离谱了。
不敏感的国际新闻,普通人也能在广播上听到、在报纸上看到。
一些比较特殊的国际新闻就只有在‘参考消息’上才能看到,这份报纸的订阅是有限定资格的。
由于用了迅哥儿的‘攷’字,这是‘考’字的异体字,这个字很多人误认成了‘政’字。
(小调查:有人误认过么?)
早在57年的时候,伟大导师指示:‘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的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以及我们的朋友的那些与我们有所不同的观点。’
这才普及到县级的委员以上,农村的话基本上一個公社一份,报纸在公社主任那里。
其实伟大导师有想过普及到人人都能订阅,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而且也缺报刊用纸,特别缺。
红星轧钢厂而言,需要科长以上才有资格看。
李铭在聂副厂长办公室看过几次,也是没什么看头,这时候国内外的报纸都是一个德行。
很多报纸杂志停刊了也有个好处,报刊用纸紧张的问题解决了,严谨一点的说法是问题暂时消失了。
70年8月份起,‘参考消息’扩大发行到工矿企业的车间,农村的生产大队,复课的高等院校,基本上是个正规的单位就可以订阅。
李铭在家又多听了一会儿广播。
后面没什么有趣的新闻,他关了收音机,准备出门上班。
院里阎埠贵跟董大爷两人在嘀嘀咕咕,看到他出来。
阎埠贵询问道:“小铭,这院里的雪是你扫的吧?”
“是啊。我起床的时候随便扫了一下,热热身。这剩下没扫干净的,要您给安排一下。我要去厂里上班了。”
董大爷也询问道:“咱们大院门口也是你清理的么?”
“那个不是我扫的,我早上起来扫雪的时候也看了一眼,门口扫得比我扫的干净多了。”
李铭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就是他干的。搂着娄晓娥睡了一晚上,早上回来的时候又是清理了一路的积雪。
董大爷纳闷道:“奇了怪了,这谁做好事不留名的。咱们大院外的胡同干干净净。”
“肯定不是咱们院的人,不然干嘛不把院子里扫干净?”李铭忽悠道。
阎埠贵颇为同意道:“是这么个理。”
董大爷很是疑惑:“那又会是谁扫的呢?一点动静都没有。”
“怎么没动静呢?我刚刚扫前院跟外院的时候,您没听到?”
董大爷先是夸赞道:“这个听到了。你干活真是一把好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我穿好衣服出来就没见到你的人影了。”
董大爷解释道:“我说的是大院外面的扫雪,不声不响的就打扫干净了。”
“您二位慢慢研究吧。我急着上班,我先走了。”李铭扶着自行车就往外走。
“不耽误你时间了。上班路上小心点儿。”
“对,小心路上滑。”
“好嘞!”
红星轧钢厂采购三科。
耽搁了一下的李铭还是跟平常差不多时间到办公室。
负责养鸭的刘德也是刚到,还在折腾煤炉子。
李雪瑶倒是早早到了办公室,连报纸都领好了。
“雪瑶姐,今天这么早就领到报纸了!”
“我是担心下了雪会影响邮局送报纸的速度,我特意绕路去收发室试着看一下的。”
李雪瑶接着说道:“要是会耽搁,我上午就不用去白跑一趟。没想到,邮局的人提前做好了预案,把办公室的人也派出来送报纸。”
“我看看有什么好新闻。”
李铭瞄了一眼,头版还是大庆的专题。
二三版照例还是喷苏镁英这几个国家的霸权思维,娅菲拉的各种反抗。
‘富科特山军民击落镁机十架’,云省边上的万象国也在打仗。
‘风雨飘摇中的英镑’,国际收支严重逆差,老牌帝国撑不住汇率。
按照这样的舆论环境,我们五年后还能跟镁国建立关系。这么一个巨大的转变,照理讲,绝大多数人是会一时转不过弯来的。
‘参考消息’在这里就起到了关键的提前铺垫作用。
李铭看了一会儿报纸,治安股手下杨大奎来找他。
两人来到办公楼下的花坛处。
杨大奎轻声汇报道:“股长,乔永宽他们几个早上已经揍了刘光齐一顿。”
“没把人打坏吧?”李铭随意道。
他是真的不太在意这样的小打小闹,刘光齐不算是四合院里的人,打了就打了,更何况他是真看不顺眼这样的人。
“我没去现场,我就在旅馆听他们讲述了一遍经过。谅他们也不敢太放肆。”
“行吧,你钱给他们了没有?”
“我亲手给他们每人5块钱,多给了乔永宽1块钱,还付了他们四个人的房费两块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