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翠华楼里,管事训练小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会察言观色,主打一个宾至如归。
客人如果脸色灰败,那多半是最近时运不济,就要拿出点体贴功夫来,让其心里熨帖。
客人如果满脸喜色,那必是春风得意,就要往高处捧,往好处夸。
只要哄得客人开心,一定能多得赏钱。
这种察言观色的本事,已经深深刻在阿狸的行为习惯里。
长得又好看,说话又好听,举手投足又谦逊有礼,不卑不亢。
加之这个少年浑然天成的清澈气质,更加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一轮一轮走马灯似的敬酒过后,阿狸杯中的酒没见少多少,倒是那些老大人们,一个个都有些醺醺然了。
恩荣宴后两日,状元、榜眼、探花这一甲三人,在午门参加授官仪式。
按本朝律例,一甲三名可直接授官。
状元授翰林修撰,榜眼、探花则是翰林编修。
阿狸当场获赐六品朝服靴带。
何悠悠摸着那朝服上的精美刺绣,心中很是感慨。
一年多前,这还是个稚气的少年。
从今往后,就是官场中人了。
不过,作为现代人,她对形形色色的古代官职了解有限。
“阿狸,这翰林院修撰是干什么的?”
阿狸耐心地跟她解释。
翰林院修撰一职,大概有这么几个功能:
给皇帝当笔杆子。以皇帝名义颁布的文件通常由翰林代笔。
皇帝要有什么新政策时,给皇帝提供点参考意见。
给皇帝上课,类似于讲师。
担任科举考官。
编修史书。
归结起来,大概就是秘书+智囊+讲师+顾问+考官+史官的这么一个多职能综合性岗位。
这个岗位,常年围绕在皇帝身边,最接近政治中心,随时随地能知道政治风向。
耳濡目染之下,政治经验累积速度和升迁速度都不是其他岗位可比。
因此,翰林院向来被认为是“储才养望”之阶梯。
科举选拔人才,而翰林院则是培植人才。
秀才、举人当不了大官;进士、翰林却没有做小官的。
三品以上文官,基本都是翰林出身。
何悠悠为阿狸感到高兴:“看来阿狸将来是要当大官的人呢。”
阿狸赧然:“母亲莫要取笑我。能走到如今这一步,是孩儿以前万万没有想到的。”
“既然是你的梦想,那就好好干。我还等着你给我挣诰命呢。”
“是。”阿狸目光晶莹又坚定。
既然殿试已过,何悠悠再无什么顾虑,便将那日从程廷睿处打听的消息告诉他。
“阿狸,那日我问了程当家,程当家说,那个叫阿仁的已经离开扬州刘记沉檀香铺,店里的人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阿狸听了这个消息,眼神里满是失落。
这唯一的线索已断,他亲娘临终的嘱托便再也无法完成。
何悠悠安慰他道:“你别难过,将来若有机会去扬州,再实地查访一番。一个大活人,总不能凭空消失了吧?”
阿狸只好点头:“是,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孩儿以后就是官身,无事不得擅自离京,不知何时才有机会下扬州寻访。”
“放心,优瑞堂有商队,大不了我跟着商队去一趟。”
“怎敢劳动母亲?”
何悠悠笑道:“我是个商人,哪里有钱赚我就去哪里。江南富庶,我去主要是为了生意,帮你也只是顺便,你不必惶恐。”
两人正说着,突然门房来禀报。
有客人登门。
何悠悠起身,跟着门房出去迎客。
一边走,一边嘀咕。
最近几日该来的客人都来过了,这是哪里又来的客?
走着走着,突然就迎上一张娃娃脸。
“子程?!”
来的人正是马修远。
何悠悠惊喜道:“哟,你怎么进京了?”
马修远洒然一笑:“嘿嘿,听说小公子中了状元,这不得亲自来贺喜?”
说着,指着门口的马车:“给准备的贺仪,都在车上了,赶紧找几个人搬下来。”
“怎么准备这么多礼物?也太客气了……”
“咱俩什么关系?礼薄了显不出咱的交情。”
“那我就多谢了。”
“谢什么?咱俩谁跟谁?”
何悠悠唤了阿狸出来,亲自向马修远致谢。
此时的阿狸,早已不是昔日那个翠华楼的小厮,马修远无论如何都没认出来。
“文正谢马叔馈赠佳礼!”
马修远赶紧伸手拦:“唉哟唉哟,小公子如今可是官身,当不得这么大的礼。”
何悠悠吩咐人上了茶点,请马修远坐下叙话。
聊了冀州的风物变化,又聊了京城的风土人情。
再不咸不淡地扯了几句生意。
没聊一会儿,马修远突然变得扭捏起来。
他噙着一抹压不住的笑意,低声问道:“悠悠,京城好东西多。你能不能陪我上街逛逛?”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