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夜色中,平汉铁路边上的平坦路面上,鬼子炮兵们正在调整着4门长管火炮的参数。
这4门炮,就是鬼子二战期间射程最远的陆军火炮,九二式加农炮(榴弹炮),其射程高达18公里多,是此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105毫米炮。在苏日诺门坎战役中,关东军凭借着该火炮以及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的超远射程,一度压制了苏军的炮兵部队。后来还是苏军凭借炮兵们不断变换炮击阵地的方式才勉强能够应付,直到夺回了制空权后,才以空军轻易压制了该火炮的发挥。
正因为该火炮的超远射程,十分适合反炮兵作战,张云才舍得不惜工本,在无名山驻地以及附近太行山山脚处的炮兵阵地上,都套现了数门该火炮,负责压制鬼子的炮兵。虽然因为独立支队的强大炮火和鬼子的指挥失误,直到现在也没发挥该炮的效果。
此次,由于独立支队展现了更为强大的炮兵部队,特别是数量不菲的105毫米榴弹炮,轻松将第一波鬼子送进了地狱,华北司令部参谋们痛定思痛,专门从北平方向调运了4门该火炮参与此次作战。
要知道,包括二战期间在内,鬼子生产该炮的总产量也不过为180门,1940年底该炮实际产量尚未超过80门,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关东军部队,其余火炮则是分配到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按照鬼子的火炮编制,该炮为为独立重炮旅团列装火炮,平时也不会下放到步兵部队,而是归于方面军直属。
该炮虽然具有良好的反炮兵作战压制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重量太大,3.4吨左右,必须以专用的牵引车或者装甲车、坦克牵引,鬼子自家生产的汽车都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牵引该炮。二是该炮炮管太长,对道路和炮兵阵地要求很高,不太适合目前鬼子的半骡马化部队。三么,自然是成本太高,不仅造价高,维护也贵。该炮炮管的寿命仅有1000发左右,相比之下,九四式山炮炮管寿命约为5000-7000发。
正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虽然该炮深受炮兵们的喜爱,却不太受鬼子高层的认可。
不过,此次作战,华北方面具的鬼子参谋们却特意把这4门炮拎出来,以专门压制独立支队的火炮部队。
此时,鬼子通过前面阵地上各路小股部队的试探,已经大概判断出独立支队火炮阵地的位置,而平原地区炮焰的亮光也很难遮掩,通过各路部队的侦察和汇总,让鬼子们能够较为准确的测算出炮兵阵地所在。因此,鬼子炮兵们正期望这4门火炮发挥扭转战局的“神器”作用,发动先手攻势,击败独立支队的炮兵部队。
随着坐标调整完毕,随着鬼子指挥官一声令下,4门火炮随即向着十五公里外的预计目标发起了炮击。
“咚”、“咚”、“咚”、“咚”……
………………
此时独立支队炮兵阵地上,炮兵们正在严阵以待的等待着前方阵地的呼叫,随时准备投入到前方的炮火支援作战中,突然间他们听到炮弹由远及近的声音!
“隐蔽,隐蔽,有炮弹接近!”炮长们立即呼喊道,然后指挥大家们迅速卧倒。
之所以大家这么容易配合卧倒,自然是因为现在没有作战任务,不必顾虑前线。
在战斗激烈的时候,面对敌人的反炮兵火力,炮兵指挥官们很多时候必须做出取舍,是顶着敌人的反炮兵火力继续输出,还是卧倒甚至转移阵地。要知道大部分情况下,敌人是很难测算准炮兵阵地所在的,反炮兵作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靠蒙和试,对面敌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命中了炮兵阵地。但是,如果攻击一轮后,这边炮兵火力突然变弱了,反而会露了怯,坚定了敌人正在命中炮兵阵地的判断,进而迎来敌人更猛烈的反炮兵火力。
战士们卧倒后,只听“轰”、“轰”几声,4发威力不算巨大的炮弹落在了炮兵阵地外围大概300余米外的空地上。
从技术角度讲,这已经算命中炮兵阵地了,毕竟敌人后续将围着这几个落点进行炮击,早晚会落到炮位附近。
“是鬼子的九二式加农炮!鬼子应该是已经侦察或者测算出了我们的阵地!”
“转移阵地,快,转移阵地!”
此次,跟着张云过来的,是炮团1营长王承柱。作为跟着张云的老人,王承柱也参与了独立支队大大小小的无数战斗,进行了为数众多的炮兵对决,自然对反炮兵作战很是熟悉,只是他还第一次遇到敌人先他们一步发现炮兵阵地的情况。
幸好,他反应够迅速,炮兵们动作也够迅速。
“快,快,快!”炮兵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火炮的大架抬起来,然后8人合力推着火炮就往后方走。
这就看出M2式105毫米榴弹炮的优势来。该炮全重仅2吨左右,且重心合理,轮胎比较宽,紧急情况下,8人炮组是可以人力推着在平地上转移的。相比于鬼子的九二式加农炮,其机动性强了太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