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顺承天命, 登基为皇。
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句话。
天后眼皮微抬,丝毫不意外武三思说出这样的话。
“可惜, 朝臣心念李唐,而宗室又尾大不掉。”
天后半真半假叹了一声。
武三思跪着向前,再度表忠心,“姑母勿忧,侄儿有法子。”
“此等顽固不化之徒,怎能脏了姑母的手”
“姑母放心,这些事交给侄儿。”
“不出三月,侄儿便能还姑母一个海晏河清的武周天下”
李治与武皇携手合作,第一个搞的就是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这个一手将他送上皇位,但此时又一手遮天的权臣。
显庆四年, 武皇一手提拔的许敬宗指使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命许敬宗与辛茂将一同调查,但在许敬宗的劝说下, 李治连查都没查,甚至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定了长孙无忌的罪, 把长孙无忌罢官流放, 发配岭南。
天幕之上,出现长孙无忌的身影。
与过去的大权在握时的雍容威仪不同,此时的长孙无忌颇为狼狈, 坐在即将去往流放之地的简陋马车上,看向不断远去的长安城楼而叫骂不已
“奸妃误国”
“奸妃误国啊”
“可怜我李唐万里江山,就这么断送在一个女人手里”
有一说一哈,李治对武皇究竟是不是真爱或许存疑, 但长孙无忌对李治绝对是真爱。
都这种程度了,还只骂武皇一个人呢,你的好外甥不是三两岁的小孩子,是一个手握大权的皇帝,他要是不想收拾你,武皇吹再多的枕头风也没用。
而且李治连见你都不见你,查都不查这件事就定了你的罪,李治这样做,你心里还没点数吗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议论纷纷
“这不就是兔死狗烹吗我熟。”
“当年汉高祖也这样,自己不出面,指使吕雉杀人,开国时期几位异姓王,只要没跑的,全被搞死了。”
“这些皇帝都一个德行,自己的皇位坐稳了,那些有大功劳的臣子们就碍眼了,自己又想要好名声,可不要旁人来动手吗”
丞相裴炎的府邸,朝臣宗室们也窃窃私语
“天幕着实偏心天后。”
“长孙无忌一案分明是天后蓄意报复,与先帝有何干系”
“那可是先帝的亲舅舅,一手把先帝推上皇位的人,先帝是敦厚仁善之人,怎会这般害自己的舅舅”
但还有一小撮人没有参与讨论。
他们安静饮着茶,安静听着周围人的声讨天后,然后在心里不断嘀咕着
天幕之语话糙理不糙,先帝不点头,天后怎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再者先帝身体虽不好,但却是个极有主见的人,无论是推行科举,又或者是其他的政令,只要是他下定决心做的事情,哪怕把朝堂肃之一清也要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
而长孙无忌,便是挡了先帝路的人。
长孙无忌有从龙之功,又是先帝的亲舅舅,种种情分加在一块,还得了一个这样的下场,那么没有从龙之功又与李唐皇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他们呢
如今在皇位上坐着的那位圣人,瞧着还没躺在灵柩里的先帝仁善厚道。
长孙无忌只是一个开始。
在册封武皇为后之后,李治有如神助,大刀阔斧对朝堂进行改革。
当然,这些改革的骂名一般是咱们的武皇背了,以至于后来的骆宾王骂武皇残害忠良啊,狐媚偏能惑主啊,反正只要是不好的事情,那绝对是她干的。
天幕之上,又一个官员被罢官流放。
朝臣百官们看着他从朝上被卫士们拖下去,心有戚戚,坐立不安。
下朝之后,朝臣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对抗李治的新政,而谈到对抗之时,便难免发了几句牢骚
“我就说吧,这位新皇后绝对不是一位省油的灯,她若当了皇后,肯定没有咱们的好果子吃。”
“当时你们不信,现在可信了”
“唉,我们都被她骗了”
“不止我们,圣人更是被她蒙蔽了,看不到她的狼子野心”
“可怜我大唐基业,就这么毁于妇人之手啊”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一头雾水。
等等,推行新政什么的,难道不是圣人的意思吗怎么全怪天后
而且推行新政没什么不好的,以前只有门阀世家才能当官,现在只要有才学,便有可能鱼跃龙门,实现从布衣到官员的跨越。
这是好事啊
这群官员们怎么唉声叹气咬牙切齿的
“这些年来,外面的人只看到天后的风光威仪,哪里知晓天后的难处”
上官婉儿一边整理奏折,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