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日内瓦车展(上)
当测量完的金属篮球框拿到外面让大家近距离观察的时候,基本上几个很有经验的院士以及刘老这样的一眼就能看的差不多了。
这是直接加工出来的工件,没有经过任何的抛光处理,可是现在能肉眼分辨的表面粗糙度就已经达到了暗光泽面到亮光泽面级别之间。比起最高的镜面级别只差三级到四级了。
镜面级别,意味着表面粗糙度能达到0.006微米,而暗光泽面则是0.1微米,亮光泽面的粗糙度在0.05微米。
也就是说,直接加工出来的表面粗糙度,没有抛光,哪怕是次一等的暗光泽面,也达到了0.1微米的级别,有些地方还更高,恐怕已经达到了0.05微米。不管怎么说,就算是按照最差的计算,也差不多应该是0.1微米的加工精度了。
“最差也是0.1微米精度?”听到这个由几个院士和教授外加刘老推断出来的加工精度,信产部的几个领导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刚刚几个教授院士全都是一副热泪盈眶的样子了。
“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会在数控机床上被欧美日卡脖子了。”其中一个领导笑的泪水都沿着脸颊流淌了下来,他却一点都没感觉旁人也没有一个笑他的。
“他以前是对外经贸部的,谈判的时候没少被那些家伙用瓦森纳协议坑。”旁边一个领导深有感触的替流泪的那个领导解释道。
“谢谢你们!王教授!谢谢你们!”那个哭泣的领导,走到了王教授面前,双手握住王教授的手,重重的摇了几下,然后又换成了二哥,换成了刘老,换成了郭泰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开心,真的高兴。
这一幕,都被央视摄影记者的摄像机镜头忠实的记录了下来。
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刚播完几个大领导的新闻,马上就是这条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研制成功的消息。加工金属篮球框加篮球网的视频有限度的截取了一些,最后视频是定格在那个信产部的领导开怀大笑却泪流满面的画面上,连报道新闻的女播音员,音调都能明显的听出来一股激动。
“怎么可能?”新闻联播还没播完,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日本的某个人的面前,正在休息的他顾不得吃饭,扔下餐具,直奔书房。
欧洲那边的反应也同样的激烈,虽然差不多刚过中午,可是几个大的数控机床厂的ceo却都已经紧张的互相联络了一番,开始商量应对措施。
美国的一部分人则被直接从被窝里叫起来,以便商讨应对这个突发的状况。
第二天王教授这边才刚上班,就接到了数个国家的同行想要学术交流的申请,当然重点是都想要来国内的亲眼看一看那个全新的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对这些学术交流的申请,王教授这边飞快的全部答应,这可是水木大学能够再次在国际上露脸的大好机会,来,随便来。
国家本来就没打算隐瞒这个,之所以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一方面是振奋国人信心,另一方面就是要让这些欧美日的家伙们知道,你们再也无法在这上面封锁我们了。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华夏没有的,就只能用极高的代价来买,甚至有钱都买不到,人家在封锁。只要华夏一出来,价格立刻大幅度下降,封锁立刻解开。等华夏能够生产了,立刻变成白菜价。
之前欧美日已经解开了一微米四轴数控的封锁,但五轴加工中心还一直封锁着,更高精度的机床一样死活不放开。但这种情况,从昨天晚上开始,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他们再也没有能卡住我们脖子的可能。
允许这些学术交流,让他们能够亲眼看到国内已经拥有实物而不是吹牛,更能让他们彻底认清事实,在接下来的决策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反正只是看着装配好的加工中心,也看不到具体的技术核心,随便看。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和郭泰来无关了。那个小岛上,郭泰来其实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制造了三件的,郭泰来亲自动手安装了一套系统,剩下的,则是让另外的几个高级装配钳工来练手的。
正如郭泰来所说,国家要做的是整个产业体系的升级,而不是靠着郭泰来一个人把所有的活都干完。郭泰来就算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还得要有大量高水平的产业工人一起提高,才能够形成量产规模。可以说,现在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接下来则是解决量产的问题。
郭泰来可以做出来精度极高的零部件,同样的,他亲自装配的第一台加工中心也能加工出比他加工精度略低一点的零部件,用于继续生产这已经是足够了。现在的问题不是生产制造零部件,而是装配。
很多高精度机床无法达到真正的高精度,就是因为每一个零部件都符合精度,可是装配工差却能大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很遗憾的是,这部分工作,没有机器可以代替人工。
刘老将是接下来的装配工作的现场指导,一批由信产部从几个单位抽调来的高级装配钳工将会在这里练习装配第二台第三台甚至更多台的五轴加工中心。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