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其他类型>穿成男配长子> 四十四、调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四、调查(1 / 2)

四十四

甄选太子妃自然不是让南若去选,是去调查,永昭帝给了谭瑛一份名单,让他带领銮仪卫对名单上的小娘子们挨个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包括家庭背景容貌人品等等。

“这页给你。”谭瑛分出一张给他,“上头都是京城里被选中的采女,免得你四处跑。”

南若感激接过,问道:“礼部定下了如何甄采?”

大燕立国之初曾规定无论皇后妃嫔还是太子妃皆从民间采选,从当地挑选身家清白或貌美或有才的女孩进京,然后让她们住进宫中进行培训,一般持续两年左右,而后经过层层筛选,由太后或帝后挑出心仪的人选。

开国太/祖之后接连三任皇帝的后宫都是这么选出来的,但随着时光推移王朝稳定,渐渐的,这项规矩开始有了变化,逐渐回归前朝,添加了豪门贵族女子,起初只是一些低品级官宦人家参选,到先皇一代,他接连娶了两位望门贵女为继后,还给儿子们也赐婚高门出身的王妃。

比如反派恒王的王妃便出身与容家王家齐名的西原苏氏,而当时的永昭帝并不受先皇重视,接受母亲傅太后提议娶了表姐,即后来的傅皇后。

据传闻永昭帝被立为太子时,先皇曾嫌弃傅氏身份过低,想换一个太子妃,是永昭帝坚持,加上傅太后垂泪哀泣叫先皇放弃了想法。

自郑皇后上位,朝廷再没有举办过选秀活动,哦,大燕不叫选秀,叫甄采。

所以对如何挑选太子妃礼部近些年意见一直无法统一,有人认为该依照祖制从民间采选,有人则认为依先皇例礼聘高门贵女,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永昭帝也一直没有给个明确态度。

这是终于想通了?

也是,太子已经十八,再过三个月就迈入十九,再不选太子妃大臣们都该着急上书了。

谭瑛道:“陛下提议既争执不休,不如两相结合,即从民间采选,也礼聘贵女,届时全部进宫一道相看,不过这回民间并不大采,只选孝贤或有才女子,各地加起来凑足百数便够。”

难怪这么快就拟出了名单,每年各地都会上报孝女贤女事迹,还有民间好人好事感动人物之类,于当地执政者而言是政绩,证明自己执政有力教化有功。

南若扫了眼自己手中的单子,怕不是京城的入选名额都在他这了吧。

谭瑛补充:“京城不算在内,京中可选五十人,”

理解,京城人多嘛,京城人口自五年前就突破了百万,这还只是明面上,私下隐户黑户还不知有多少。

何况出身天子脚下见识多,多选一些也正常。

“你与张百户各负责一半。”谭瑛一副我很看好你的表情,“选太子妃乃国之重事,陛下将此事交托给咱们,便得仔细探查清楚,我会亲自带人去监督,你也知道咱们卫下人手不齐,派的上用场的千户一只手便数的过来,咱们得跑十二个地方,一个地方怎么也得派两个千户,可哪里够,只能我多跑几个地儿。”

“驻地那帮是指望不上了。”他冷哼一声,“叫他们去,还不知是给太子选还是给他们自个儿选。”

这话南若没法接,只能做听话状。

不过话糙理不糙,这帮勋贵纨绔指不定还真会干出这种事来,当地豪族富商最爱做的事就是送钱送美人,不然渣爹后院那十几个姨娘怎么来的。

谭瑛也没想他接话,拍拍他的胳膊:“銮仪卫看似风光,能真揽事的却不多,我将此事越过百户交给你,你可莫叫我失望。”

南若抱拳:“必不负镇抚所托。”

出了镇抚司,南若策马直奔驻地,召集来自己手下的旗丁。

作为总旗,他可掌管五个小旗,按规定十人为小旗,五十人为总旗,可銮仪卫情况特殊,直接砍掉了一半,他能用的人手只二十五个。

南若进了营地,魏思远和徐心泉迎了上来,前些日子他训练完来挑人时,两人自愿申请来了他这里。

魏思远纯粹是因为义气,表叔王博怕他年纪小镇不住人,特意拜托魏思远来帮他压场子,魏思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銮仪卫一不打仗二不剿匪,名下小旗随便换队伍算不得什么大事,还有总旗拿这个来打赌玩的,刘总旗也很好说话,魏思远没费什么力气就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只想混日子,比如徐心泉,他过来更多是为了前程。

南若不要脸的说一句,他现在算红人,太子伴读、帝后眼皮子底下长大、又被皇帝看重,还有个比他更红的爹,不知多少人想蹭他这个热度,南若欢迎徐心泉这样的来投他,因为为了前程他们会认真做事,而不是像其他三个小旗,明显混日子来的,不过眼下他顾不上调/教,先完成任务再说。

“趁着选妃的消息还未传遍,你们这几日多费心去仔细调查,只二十五户人家,又都在京城,分人手下去,三日后我要在案桌上看到报告!”

南若沉声吩咐。

谭瑛给他的时限是半个月,他想趁着消息还没传开,探听到真实情况,顺便看看手下的能力。

徐心泉主动站出来:“属下愿领十户。”

魏思远愣了一下,也跟着站出来:“属下也愿领十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