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282章 宫里宫外(卅二)三请,三让,两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宫里宫外(卅二)三请,三让,两诏(3 / 3)

初次领军能否摆平阿拉干局面;西面是为了征服西域调集大军与物资。总之,他高某人现在位高权重,正事都快忙不过来了,晋爵加衔这种“闲事”根本没工夫多想。

然而高务实不知道的是,他没工夫想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想,或者说其他人也能不想。

民间这股议论实在太强,偏巧朱翊钧因为想知道平倭大胜和朝鲜内附两件大喜之事给他带来了多大的民望,早已下令东厂和锦衣卫全力打探并汇报京中议论,结果除了收到不少人对万历盛世的赞许之外,还有许多对于高务实的称颂,以及对高务实应该加官进爵的讨论。

这让朱翊钧意识到,之前考虑的让高务实接任首辅似乎并不足以赏功。说到底,王家屏和梁梦龙致仕之后,本来就该轮到高务实继任首辅,这在外廷——甚至民间看来,都是个理所当然的事,哪里算得上酬功呢?

这下倒好,皇帝也纠结了。晋爵?按照功劳来看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可是正如太后说的,高务实才三十多岁,如今就直接晋爵国公,那往后还有三十多年可怎么办?别到时候真的赏无可赏、封无可封,那可就麻烦了。

加衔?加衔当然是可以的,但高务实现在的加衔已经是少傅,稍微挪一挪可以加个少师,但少师其实只比少傅好听一点,同样还是位列于“三孤”,不仅实际意义不大,反而还显得他这皇帝吝啬。

再往上当然还有三公,但高务实是文臣封爵,现在又不在兵部,名义上不再掌兵,给他个太保显然不合理,那就只剩太师和太傅能给了。

通俗来说,太师、太傅、太保,都是皇帝名义上的老师,当然现在不是老师也无所谓,早就成了虚衔嘛。至于差别,理论上太师兼文武,而太傅主文,太保主武,同时太师还另有一些独特之处,那就是因为其地位太高,一般不会加给活着的人。

例外当然有,比如原历史上的张居正就曾经生前被授予太师(死后追夺,天启时平反),可惜现在没了。不过原历史上的张居正活受太师与现在的高务实还有点区别,因为张居正其实是唯一一个单纯以文官身份活受太师的,而高务实不仅是文官,他还是勋贵。

如果说勋贵,那明朝就就有八个太师,按照王世贞《弇山堂别集》所考,分别是李善长、张辅、张懋、朱永、徐光祚、郭勋、朱希忠、张鹤龄。

[注:王世贞是嘉隆万时期人,所以后来魏忠贤搞出来的魏良卿不算,此人是魏忠贤的侄儿,被魏忠贤捧到了国公。之所以也没算张居正,则是因为成书时张居正已经被死后清算。

另外网上有说周廷儒是太师的,但《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中记载:“延儒驻通州不敢战,惟与幕下客饮酒娱乐……论功,加太师,廕子中书舍人,赐银币、蟒服。延儒辞太师,许之。”所以他应该是辞掉了。]

如此一来,这八位就有一个特点很明显:他们全都是勋贵。不过如果细看,那么其中唯李善长最为特别,因为他是唯一的文臣勋贵。

嗯……正好和高务实一样。

----------

感谢书友“御剑飞蓬重楼”、“阿勒泰的老西”、“好紧张_要发财了”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这章《平倭诏》只与历史原文有几个字改动,三请三让全是我自己写的,谕恭顺王诏有大概一半是历史原文,另一半我自己写的。因为有引用,所以这章4700字+,这里说明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