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子的性格,也不可能是临时受了谁的煽动,所以,天子看中孙原贞,大概率就是因为,他和于谦的交情。
从常理来讲,这并不正常,因为既然天子要打压兵部,忌惮于谦,那么,怎么又会调一个和于谦有交情的人入阁呢?
但是,无论是俞士悦还是于谦,显然都对此并未感到奇怪,至于原因……
“王九皋之谋虽然精巧,可以陛下之明,又岂会看不出来?既然要争权,总是要受些考验的。”
看着对面眼中带笑的俞士悦,于谦平静的开口道。
“正是如此!”
俞士悦眼中的笑意更浓,显然,于谦的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应该说,这些日子下来,俞次辅的心情,始终都不怎么样。
先是于谦入狱,陷入危局,他时时刻刻为此事悬心不已,想着如何在不惹怒天子的情况下,将于谦给救出来,劳神费力的,神经都一直紧绷着。
后来,于谦虽然出狱了,但是他要避嫌不肯见人,偏巧这个时候,王翺和张敏两个人,又合起伙来算计他。
这种情况下,俞士悦就算是泥捏的,也会生出几分气性,更何况,他怎么说也是当朝次辅,太子詹事,在朝堂之上,也还算是一方重臣。
虽说朝局争斗各凭手段,但是,被人利用来利用去,不感到憋屈是不可能的。
如今,看到春风得意的王翺,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大获全胜,他自然心中高兴。
时至今日,俞士悦不敢说能够体察君心,但是多多少少,对于天子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天子喜爱的,是忠臣,正臣,是一心一意为国家计,不为私利之人,这一点,从于谦的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天子极度厌恶党争,但凡是结党之人,在天子手里,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两点,朝堂上不说是人尽皆知,但是,大多数人也算是心知肚明,可是这两者都只是极端情况。
朝堂之上,很多时候,都不会是这么纯粹的人。
争权夺利,相互争斗,这是难以避免的事,俞士悦很清楚,天子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觉得,世界会全部围着皇权转的人。
有些事情,即便是九五之尊,也改变不了,比如说,人性……
朝堂之上的诸多大臣,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私心,也都会有上进的志向,甚至于,几乎也都曾经借助权术争斗过。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天子不管喜不喜欢,都改变不了。
但是,改变不了,不代表天子就会无动于衷,就以王翺这次的事情来说,就像于谦所言,他的计谋再精巧,可站在天子的角度上,其实很多事情洞若观火,清楚的很。
比如说,在御前奏对时的配合,再比如,他刻意将消息散布出去的举动,实质上都表明了,他想要图谋兵部尚书之位。
当然,俞士悦也不得不承认的时,王翺这次的计谋,主要是针对他的,大概率,王翺并没有打算要向天子隐瞒自己的想法。
因为天子在权术上的态度,俞士悦有所了解,那么同在内阁的王翺,也不可能不清楚。
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权术可以用,但是,结果必须要好!
如果说是持心中正,不谋私利的争斗,那么,天子会给予优待和鼓励,即便是犯了什么错,也会有天子在背后兜底。
但是,如果说其中掺杂了私心的话,那么,天子虽不会打压,但是,也不至于给予优待,最多就是不偏不倚的处理。
让孙原贞入阁,就是一个标志,王翺通过权术,完成了从内阁首辅到兵部尚书的跨越,天子清楚,且默许。
但是,既然天子给了他想要的,那么,他就得办好天子交给他的事,天子要的,是在保证平稳的前提下,拆分掉如今已经隐隐有被于谦绝对掌控的兵部。
也就是说,王翺这个空降过去的尚书,既要保持好稳定,又要徐徐把于谦在兵部的势力清除。
这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于谦被调离,且那次阁臣们的谈话被传出去后,朝野上下都将王翺视作是于谦政敌的情况下。
不说他到了兵部会寸步难行,但是,至少也绝不会容易。
而孙原贞,就是天子留下的后手,或者说,是给王翺的一个提醒。
一旦王翺无法顺利的控制兵部,或者说,在这个过程当中,闹出了什么乱子,影响到了朝局的话,那么,孙原贞便会接替他,成为新的兵部尚书。
单论能力德行,孙原贞并不差,他所差的,就是对京中局势的认知和官位品级,毕竟,在入阁之前,只身上只挂着一个三品侍郎的衔,直接拔擢为尚书,稍稍有超擢的意味。
但是,这些问题在皇帝的面前,其实都不是问题,想想于谦当时在朝中,为何锋芒如此之盛,想想王文天天得罪人,为何还能稳坐吏部尚书,便可明白,只要有皇帝的支持,扶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