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其他类型>战朱门> 第389章 再至淮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再至淮安(1 / 2)

霍惜数年之后再至淮安,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年少时运漕粮至淮安,奠定了她想做南北易货生意的想法,开始了她的商路。

如今再至淮安,看着繁华程度更盛以往几分的码头,心中激荡。

如今已不需再征缴渔船运漕粮了,永康帝在运河各地广设卫所,一为囤田,让将士们自给自足,二为运漕粮。

每年到收粮期,会由运军往五大粮仓分段依次递运漕粮,十人驾一船,一船载三百石。如今运军已达十数万之多,早已不需征调渔户船只运粮。

再看如今运河,已南北打通,南北商船络绎不绝。

再加上由西经隋唐运河而来,渡淮河而至淮安的,中原各地方来的商船,更是云集淮安。

运河里运漕粮的,运军需的,运木材,建材,运各地物产的,各商船、客舟,挤满了运河两岸,延绵数十里。

霍惜命自家两艘船在码头停靠,带着两位管事和踏月上了岸。

让苏喆和袁胜两位管事进广丰水在码头的铺子查帐,自己跟着后面。

牛掌柜不知霍惜身份,但每年年终盘账,霍惜都会列席,他自是认得三人自总部而来的。

很是热情,带着三人查了账,又入仓库查了进出货名目,及库存。

淮安铺子数年营收居各铺子榜首,也就去年落于宁波铺子之后。有此成绩,牛掌柜居功至伟。

查完账,见霍惜要去码头看货,牛掌柜便跟着一起。

路过宫家铺子,霍惜往里探了探,问了伙计,说少东家好久没来了,李能管事也不在。

牛掌柜看了她一眼,见她提起宫家少东家和李能,一副语气熟稔的样子,在一旁说道:“这些年咱家铺子多亏了宫家照顾,宵小都不敢登门。”

霍惜自是知道自家铺子得宫家关照的,这两年自己往宫家送的番货也不少。“各年节可有往宫家送礼?”

“有。各年节从不敢落下。”

霍惜点头。

广丰水总部在京城,其他地方铺子,要么抱地头蛇大腿,要么给有势力的一方送干股,不然想在别人的地盘上好生做生意,其实挺难的。

这交通不便,联系不便的,传个话,通个信都得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遇上事,若想等京城总部解决,黄花菜都凉了。

见宫子羿和李能不在,一行人便去码头看货。

码头上各方运来的物资多而杂,交易的商家挤满了码头。

中原地区运来的各种杂粮,黑豆,小米,各种果蔬,红枣酥梨樱桃,川蜀之地的大蒜生姜,云贵的药材,菌子,金针菜等各种干货,西南的藤绳,麻竹等物,应有尽有。

但最多的就是粮食、建材和布匹。

现在北平要建城,各项物资都通过运河往北运。

一路过坎过坝过闸,商税关税,各种费用。

但运粮食和建材是免征过路费的。特殊时期,特殊条例,这就跟现代过高速公路,免征绿色农产品过路费,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为鼓励商户往北边运送急需物资,而开的绿色通道。

所以各路商家大多以运粮运建材为主,中间夹带各种物事。

霍惜带来的两条船,一多半也是粮食和布匹。不要说商人奸滑,谁赚点钱容易呢?

一行人在码头看货,见一绛州来的商人正在兜售他带来的澄泥砚,听那人自卖自夸,霍惜也挤上前去看。

“我这砚大家知道吧,始于汉,盛于唐宋,可是四大名砚之一。以沉淀黄河千年的渍泥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

那人说着两手各持一砚互击了一下。

“看,质坚且耐磨,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历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世间难寻的好物……”

霍惜噗嗤就笑了。

耳边不知怎的就响起:“来看一看,瞧一瞧勒,只要九十九,就要九十九,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她嘴角扬着,给牛掌柜使了个眼色。

牛掌柜便挤上前拿了一方砚台过来给她看。

她也不甚懂这些雅物。但觉雕工古仆大方,造型独特,旁边有一些读书人在一旁试,试完都掏钱买,想必是好的。

苏喆、袁胜两位管事能当上管事,自然也是通文墨的。上前又辨又闻的,朝霍惜点头。霍惜便让他二位买了不少。

让牛掌柜下回随船发回京城。

江南文人墨客多,应该能卖得上价。

在码头一边走一边看,又遇到一个西南来的布商。

经讨价还价,用一百石胡椒,换了他手中所有的布匹。有麻布,土布,棉布,和二千匹蜀锦。双方皆大欢喜。

“牛掌柜把二千匹蜀锦和几箱澄泥砚往京城送。麻布土布棉布我就带到北平。”

“是。那另外一百石胡椒要不要放在淮安卖?”

霍惜想了想,摇头,“我带着北上吧。”

在淮安盘桓一日,又买了许多淮安土产,继续北上。

在徐州看过铺子,未多停留,继续往济宁而去。

济宁,南通徐州淮安、北接临清德州,直通京畿。船只到济宁须落帆停船,等提闸放水方能通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