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27章 软饭硬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7章 软饭硬吃(1 / 2)

王晓波喜爱文学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走上创作道路也是在青年时期,但到他三十六岁这年之前,他所发表的作品,仅有《地久天长》这一篇作品,发表于1982年的《丑小鸭》第7期。

这期间他并非只创作出了这一篇作品,只是大多作品都压在了箱底,没有机会发表。

《当代》编辑部所看到的《黄金时代》是王晓波创作时间最长的,自82年开始至今已经六年时间。

听闻可以发表和出版,王晓波自然喜不自胜。

这一高兴,话就多了不少,尤其是谈及《黄金时代》的创作,更是滔滔不绝。

所以说,很少有真正内向到不愿意说话的人,他们只是对于你的话题不感兴趣。

听王晓波说他对这一版《黄金时代》还有些不太满意,林为民道:“没关系,那就慢慢改嘛,改到满意为止。”

林为民的体贴让王晓波更加感激,他又拿出了已经写完的《唐人故事》请林为民过目。

林为民翻阅了好一会儿,说道:“写的不错,在传奇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戏拟、滑稽模仿和创造性改写,是个新鲜的尝试。”

王晓波兴奋道:“我写这的灵感是来自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

林为民颔首道:“不如这样吧,你先把这几篇《唐人故事》留在这里,让编辑部审审稿,率先发表。那篇《黄金时代》,恰好你还写的不甚满意,就先拿回去改一改,等改好了再送过来。伱看这样可以吗?”

王晓波忙不迭的点头,“可以,太可以了!”

两人商量好稿子的事,林为民将他领到编辑部办公室。

“小佟,《黄金时代》的稿子呢?”林为民问。

柳荫招手,“在我这里呢!”

“先把稿子还给这位作者,他打算拿回去再修改修改,你们看看这份稿子。”

林为民将《唐人故事》的稿子递给柳荫,她接了过去,不情不愿的递回了《黄金时代》的稿子,嘟囔道:“我看写的已经很好了,还要改什么?”

她的话让王晓波脸上露出几分欣喜,心中闪过一丝犹豫。

要不,就这么发了?

林为民道:“作者有追求是好事,你这当编辑的,怎么能不支持呢?”

他的话点醒了王晓波,接过稿件,王晓波坚定了精益求精的想法。

被王晓波命名为《唐人故事》的集包含了5篇故事:《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和《舅舅情人》,具是中篇的体量,凑在一起出本书刚刚好。

又过了几日,王晓波再次被叫到了《当代》编辑部。

《唐人故事》通过了编辑部的审稿,预计将在11月开始以每期一篇的速度在《当代》上发表。

王晓波的责编是佟钟贵,他对王晓波道:“你也算是破了我们《当代》的记录,还没有哪位作家同志能够连续五期在《当代》上发表。”

王晓波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我这只是取了题材和体量的巧而已。”

“刊发《唐人故事》这种风格的,对于我们《当代》来说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此之前,我们也没尝试过刊发过这种风格呢!”

随口聊着天,稿子确定发表,两人的心情都不错。

聊了一会儿,王晓波又问起了稿费的问题。

王晓波如今在燕大教书,实际上是借了妻子李银禾的光。

李银禾在米国读的是博士,回到国内跟随费孝通先生做博士后,就是那位写出《乡土中国》的大牛,进入了燕京大学社会学所。

而王晓波则是作为家属被安排进了燕大,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吃的是软饭。

在燕大,王晓波名义上是老师,不过基本没有课。

“我在燕大就是帮闲。”王晓波对佟钟贵说。

他精通电脑编程,在燕大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计算机室里帮忙。

一个月130块的工资,这一年物价飞涨,这样的工作内容和薪资水平让他在燕大待的毫无归属感。

“我带你去找林老师!”佟钟贵又把王晓波拉到了林为民的办公室。

“林老师这人特别好说话,一会儿你跟他诉诉苦,稿费单肯定提前给你,说不定五篇一起到手。”佟钟贵在走廊里边走边给王晓波出主意。

王晓波将信将疑,进了办公室,他接着刚才的话聊了起来。

在燕大打杂,看不到任何光明,每个月的工资对比大部分工薪阶层倒是不算低,可他毕竟留米归国,在米国餐馆刷盘子一天还能赚二十米刀呢,顶他现在两个月的工资。

他当然不是奔着物质条件回国的,可130块的工资确实是让他有点怀才不遇。

在不断投稿的过程中,有编辑跟王晓波约稿,希望他可以写一些关于在国外生活的随笔。如今国人崇洋,这种文章非常受众巨大。

王晓波应约写了几篇,便觉得没意思了。这钱赚的确实轻松,可完全激不起他内心的成就感。

王晓波爱开车,他还跟妻子李银禾商量过打算买辆出租车来开,最后李银禾考虑到他的驾驶水平,果断否决了这个提议,王晓波开车属于人菜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