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八这天傍晚, 连州城内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说是红莲教要打过来了,连州兵力不足, 知府大人于子林怕了,借着送友人的机会逃出了城,不会再回来了。 对于这一则流言, 很多百姓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于大人在连州任上这几年,一直兢兢业业, 组织百姓开垦荒地, 铺路造桥, 走访各地, 根据民间经验和大夫们的诊治经验,编了一本《南越医经》, 上面有许多生病或是被蚊虫叮咬等等的救治办法和本地的各种土方。并且他还派人挨个村子的宣传,教大家不要饮用生水,注意卫生等等,并在连州建了两座公学,想念书的家庭,只需每个月出二十文钱便可进去听讲。 再加上刘记商行在南越大规模地推广种植价格更昂贵的棉花和甘蔗,连州当地居民的收入有所增长,生活比之前好了许多, 尤其是见识了北方逃难的灾民的种种惨状,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非常爱戴于子林这位地方父母官。若非于子林坚决拒绝,他们都想凑钱给他塑个雕像供奉。 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怎么可能会轻易抛弃满城的百姓, 自己跑了呢? 可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而且还有不少人证实,今日确实看着于大人的马车出城,说是要送他的好友,刘记的东家。 但现在连州城内人心惶惶,身为知府,于大人应该很忙才是,送人送到城门口也就算了吧,实在没必要十里相送,这举动本来就有些怪异。 而且还有传言说,直到天黑,城门落下,也不见于大人回来。 刘七公子要举家逃往北方的事早就传开了,城里几乎人尽皆知。 如今于大人跟着他一起走了,晚上还不回来,实在很难不让人怀疑,于大人也是动了要跑路的念头。于大人爱护百姓不假,但也不跟他贪生怕死冲突啊。 正所谓三人成虎,流言传来传去,连一开始坚定不相信于子林会抛下大家跑路的百姓也慌了,有门路去找自家在府衙当差的亲戚打探消息,没有门路的赶紧收拾东西,尤其是值钱的细软。若非城门已经关上了,恐怕有些百姓会连夜带着全家跑路。 城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是夜,夜色浓稠得像墨汁铺开了一般,伸手不见五指,万籁俱寂,只偶尔有打更人的声音悠悠地传来,整座连州城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五更时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原本死寂的城内,忽地从好几个地方燃起了烟花,砰砰的声响将沉积的百姓们唤醒。 这不年不节的,怎么会有人大半夜的放烟花? 有些好奇心重的爬起床,拉开门往外瞥了一眼,这一看不得了,城里好几处地方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浓烟和火光几乎将半边天都照亮了。 虽然大火燃烧的地方距自己家还有些距离,但不少百姓还是吓到了,赶紧将家里人都叫醒,以防大火烧过来。 有热心的想去帮忙,等穿戴整齐后拉开门便看到街上窜出一群穿着黑衣的人,提起刀就冲路边另一队砍去,鲜血喷溅而出,将半面墙壁都染红了,在火光中极为狰狞刺目。 开门的男人吓得一个哆嗦,双腿发软,啪地一下坐在地上,下一瞬,他像是反应了过来,手脚并用地爬了过去,两只手颤抖着推上了半开的门,然后坐起来,背部死死抵在门上,试图以此阻挡住外面的危险。 “他爹,不是说要去帮忙救火吗?”屋子里的女人听到动静,提着油灯出来,看丈夫脸色煞白地坐在地上,吃惊地望着他。 男人咽了咽口水,慌忙站了起来,手忙脚乱地将门栓拉上,然后才跟女人说了刚才那一幕。 女人也吓得不轻,手里的油灯都在摇晃:“这……难不成流言是真的,那红莲教要打进城了?” 男人也很害怕,可看妻子怕成这样,他接过油灯吹灭,轻轻揽着她的肩,宽慰道:“听说红莲教只杀富人,不会管我们这些穷人的,一定没事的,你别怕,就算打进来,咱也不怕。” 说是让妻子不怕,他自己手却抖动得跟得了鸡爪风一样不停地抽搐。 这一夜,两口子都不敢睡,全部贴在门后,透过门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街上的动静。 这提心吊胆的一幕幕,发生在连州城内无数个被惊醒的家庭中。 对连州的老百姓来说,这是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夜,也是他们距死亡最近的时刻。 好不容易熬到天麻麻亮的时候,街上的暴、乱并未结束,一队队黑衣人、灰衣人,举着刀冲到了城门口,二话不说就往守城的士兵身上砍。 守城的士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来不及反抗,很快就倒在了血泊中,,血沿着石板往城门口流淌,将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染成了红色。 解决了这些守城的士兵后,这群疯狂的家伙打开了城门,还连放了三声的炮。 早已等候在城外的魏达听到信号欣喜不已。 半个多时辰前,他就看到了,连州城里多处点燃了烟花,随之而起的是滚滚的浓烟,几乎将整个连州城都要笼罩在其中。 这是他们制定的计划。 因为潜伏进城的红莲教徒只有一千余人,对上城里目前的驻军数量,并不占优势,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在城内制造骚乱的办法。 放火是最简单快捷的法子。 五更天的时候,全城百姓,包括驻军都进入了梦乡,这时候悄悄放火,等人发现时火势已经燃烧了起来。 到时候为避免整座城市都被大火烧毁殆尽,官府的人肯定会去救火,分布在城门的兵力就没那么多了。 而且街上的百姓肯定也会乱起来,一乱,他们的人趁机摸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