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再次被言官的弹劾奏疏淹没,这次出手弹劾的是以都察院官员为主,六科参与的人倒是不多。
魏广德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徐阶也是早就考虑好了啊,知道隆庆皇帝心里铁定不痛快,正要找人出气,就把都察院的人抛出来,让他们集火攻击郭朴,让隆庆皇帝从中选择几个替罪羊。
怎么可能让徐阶得逞,保住六科里的徐党成员。
魏广德通过欧阳一敬的关系,老早就已经圈定了六科里和徐阶走得最近的几人。
他们是会升迁的,但绝对不会留在朝廷里,而是外放五品官身。
这样的官职对于都察院御史来说是高升,可对于六科给事中来说那就是低配,因为他们转迁都是一般也是五品起步,还是在京城为官。
京官,见官大半级,这可不是吹的。
即便是到了后世,地方上的厅级干部遇到中央处级干部,也是要礼遇有加的,根本不敢摆官架子。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上疏,其中不外乎人情和钱财的关系。
六科那边,欧阳一敬都已经打听清楚了,六科里徐阶的人主要就是礼科给事中张卤、工科右给事中吴时来、工科给事中李贞元和刑科给事中张缙等几人暗中串联。
他们或亲自下场弹劾,或背后鼓动,并且带上一些所谓受害人上门哭诉等方式,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搜集各种罪状来攻击郭朴。
这一下子,内阁虽然增加了徐阶和李春芳理事,可是郭朴不断被弹劾,这内阁也就不好去了。
来来回回又是磨蹭了半个月时间,郭朴也是被弄得身心疲惫,不由得萌生退意。
其实官做到内阁阁臣,要不是真干不动了,或者招呼不动六部五寺,阁臣一般都不会选择隐退。
郭朴其实还有余力继续做官,就算再干十年也无大碍,可是高拱即去,而他始终不肯依附徐阶,在内阁里人单势孤。
好吧,徐阶回阁办差后最初几日没有动手,其实就是想要拉拢郭朴,只不过效果不理想,这才动了斩草除根的念头。
只不过,就在徐阶打算安排人继续联络都察院中人轮番弹劾郭朴的时候,兵部尚书郭乾匆匆赶到内阁。
“首辅大人,俺答部三月犯辽阳,五月犯大同,近日边镇又收到消息,叛人赵全对俺答说蓟州一带防御甚固,兵多将广,而山西一带则兵弱,亭障稀疏,备御薄弱,石州、隰州富饶且多良铁,官兵主要保卫宣府、大同,不易来救,据说俺答汗已经决心采纳此计策。”
郭乾在徐阶值房里,向对面的首辅说道兵部刚刚得到的消息。
“你的意思是,山西一带很快会有一场大战?”
徐阶虽然不大懂兵事,可郭乾来到这里,面色郑重,自然不敢轻忽。
先前郭乾都说了,山西兵力空虚,看样子极易被俺答汗得手。
隆庆元年啊,新皇刚登基,这应该也是俺答汗敢再发大兵来攻的原因。
一下子,徐阶警觉起来。
想想对方为什么来攻打大明,再想想之前俩月朝廷里发生的事儿,要是这次战事出现重大失误的话,皇帝会不会因此迁怒他这个首辅?
“山西兵马不足?”
徐阶抓住重点,追问道。
郭乾点点头。
“那兵部就从周围的大同、延绥、宁夏等镇抽调人马增援才是,回去拟个条陈报上来。”
徐阶当即作出决定,可是郭乾却没有动。
“怎么,还有何问题?”
徐阶问道。
“首辅大人呐,朝廷九边重镇,除了蓟镇和宣府,没有一个边镇兵力富余,维持现有防御都很勉强,哪里有实力增援山西。
就算真要增援,那也只能从蓟镇抽调人马过去,宣府能抽调的人马也极为有限,可是这两镇哪里敢动。”
蓟镇和宣府不仅是边镇,更是大明京城防御的基石,若是下旨,骑兵两三日可到京城城墙下,就算尽起大军也不过半月时间就能赶到。
徐阶和郭乾都不认为京营还有什么战力,实际上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京营的空虚就已经完全暴露出来,守城都勉强,更别说拉出去打仗了。
历朝历代,京军都是一个王朝最强大的战力,任何地方作乱,京军就可以马上出发平叛。
即便是到了大明朝初期也是这样,可自土木堡之后就大变样,京营实力一直都无法恢复。
大明朝最强大的兵马此时是边军,他们才是朝廷维持统治的基石。
“蓟镇不能动,宣府那边能调动多少人马?”
任何时候,京师安危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徐阶就算用屁股想也知道蓟镇兵马不能外调,那就只能把主意打到宣府去,反正那里是马芳做总兵。
以前和裕王府关系还算好,自己没少帮衬他,现在似乎该他给自己出力了。
“宣府能调动的人马不会超过一万人。”
郭乾想了想,大致盘算出一个数字来。
“一万?宣府可是有近十万大军,自去年万全之役以后,虏骑已经很久没有敢骚扰宣府了吧,难道就不能派出两、三万人马?”
徐阶不可置信问道。
“宣府乃京师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