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历史军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五百一十四章 怛罗斯前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四章 怛罗斯前奏(1 / 3)

皇帝从昏庸的李三郎换成了李云泽。

权宦奸臣当道的朝廷,也廉洁且高效运转起来。

藩镇的撤除缓解了边军做大的危机,大规模的利民举动也让民间的怨气逐渐消散。

此时的大唐,不能说已经做到了最好,只能说是越来越好。

励精图治的李云泽,被无数人所称赞。

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等人不知道写了多少诗篇来称赞李云泽,以及称赞此时逐渐鼎盛的大唐。

就连在各处城池之中以自己手艺吃饭的梨园子弟,也是在不断创作并且传送有关于李云泽的作品。

当然了,肯定是夸赞好听的言语。

毕竟大唐的百姓们,现在喜欢听这个。

整个大唐,逐渐步入了欣欣向荣的轨道之中。

经过李云泽的不懈努力,杨玉环终于是有了儿子,她的抑郁症可算是就此消散无踪。

只不过李云泽却是拉着大女儿,抱着小女儿开心的很,对于儿子完全没放在心上。

毕竟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男人大都是女儿奴。

当然了,意外投胎来到人世间的牲畜不算。

此时的大唐人口,也是在呈现出爆炸性的增加。

百姓们得到了田地,从北地牧场不惜耗费无数的运来了牛马作为耕地主力,外加李云泽了高产种子与制作土化肥,养活人口的上限大幅度增加。

当然了,这些只是基础,真正的缘由在于李云泽轻徭薄赋,给百姓们减轻了生活压力。

家里有了余粮,才能养活更多的孩子。

而想要扩大余粮的收入,就需要更多的沃土。

哥舒翰在天竺那儿进展顺利,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居高临下的冲击,占据了大片的地盘。

天竺这儿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当地人的抵抗意志也不强烈。

可以说是绝佳的耕种之地。

唯一的困难,就是道路太难走了。

拖家带口的百姓们想要通过高原抵达天竺,那沿途的损失将是一个无法承受的代价。

唯一可行的路线,只能是走陇右,河西,西域,中亚再转道南下进入天竺。

沿途人烟稠密,有足够多食物补给以及住宿休息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有沿途兵马进行护送。

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落在西域与中亚上。

为了出征中亚,李云泽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

不但大规模移民西域,开垦当地军粮,还严酷压榨回纥,突骑施,葛逻禄等附庸部落,让杨国忠安排酷吏去疯狂索取各种牲畜。

连续数年更是不断的往西域输送各类军用物资,储存在安西四镇等待着大军到来使用。

天子禁军不断扩大规模,尤其是在抽调大部分北地边军补充后,其战斗力大幅度增强。

扩建主要集中在了骑兵以及陌刀兵上,大规模的扩充骑兵耗费极大,哪怕是以大唐的国力也是有些挠头。

好在苜蓿草与大豆的大规模种植,极大的缓解了这份困境。

时光匆匆,欣欣向荣的大唐迎来了天宝十年春。

这一日,朝堂开大朝会,朝臣们正在禀报有关于今年春耕的相关事宜。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御座上的李云泽,突然开口询问“众卿,高仙芝上奏说,与这几年与黑衣大食的连番交锋均取大胜。可近来黑衣大食蠢蠢欲动,调集主力试图入侵我大唐

。”

李云泽的目光环顾众臣,缓缓开口言道“朕欲御驾亲征,一举拓展极西之地,收复汉时故土大宛乌孙等地。不知众卿觉得怎么样”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这几年李云泽一直深居简出,在大明宫内忙着与杨玉环培养后代。

安逸之下,让朝臣们逐渐淡忘了这是个喜欢打仗的武皇帝。

说是询问大家的意见,可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位陛下的主意正的很,既然说出来那就是已经做好了决断。

这个时候大家要做的,就是附和而已。

终于是把张九龄给熬死了,成功坐上了内阁首辅位置的李林甫,第一个出首行礼“臣,预祝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有了人开头,后面的人自然是跟上。

很快大殿内都是连成片的预祝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当朝臣的基本上就没有傻子。

李三郎那等昏君在位的时候,自然是能捞就捞。

司马衷这等沙雕在位的时候,自然是要预留好退路。

而似李云泽这等六边形战士,只管听话干活就行,别的无需去多想。

基本上只要出现这等六边形战士的皇帝,那必然是身处于盛世之中。

盛世之中做事,无论是做什么都容易的多。

李云泽满意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