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原本预定在第二天才揭露于众的公告,在当天就贴了出来。京城的大街小巷,很快就被这股突如其来的消息搅得翻天覆地。
李祥,京城人,他以前是靠卖辣汤为生的,经营一个小小的汤摊,虽然不起眼,却曾是他一家三口的生计所依。
可是,自从京城军管,宵禁连连,他的生意就像是被掐断了喉咙,日渐萎靡。几个月下来,别说赚钱了,就连维持生计都成了问题。更糟糕的是,为了熬过那段艰难的日子,他和妻子不得不借了一大笔外债。
军管结束后,李四以为终于可以重操旧业,慢慢还债了。可谁曾想,京城的局势变了,大家的口袋都紧了。以前那些爱喝他辣汤的顾客,现在都舍不得花钱了。他的收入锐减,甚至开始亏本。李四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候,那份突如其来的招工公告,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根救命稻草,不偏不倚地砸在了李四的头上。他瞪大了眼睛,一字一句地读着公告上的内容,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当他确认自己没有看错时,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份公告,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的机会,更是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啊!
李祥一刻也不敢耽误,匆匆收了摊,撒腿就往家跑。
他心里清楚,这招工的机会千载难逢,若是晚了一步,恐怕就没他的份了。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着公告上的内容,特别是那诱人的薪水数字——每日五十文!
这数字简直像做梦一样,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一个月下来那可就是一千五百文,足足两贯钱啊!对于勤俭持家的人来说,这笔钱足够过上半年的舒坦日子。哪怕再节省点儿,一年都不用愁了。当然,大鱼大肉、新衣新裳是想都不敢想的,但稳稳当当地过日子,这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李祥越想越激动,他以前卖辣汤的时候,生意兴隆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收入,但那都是碰运气,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卖不出几碗。现在这可是稳稳当当的每个月两贯钱啊!这样的好事儿,谁能不心动呢?
京城里像李祥这样的人可不少,公告一出,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大家口口相传,很快每个贴公告的地方都围满了人,人头攒动,一眼都望不到头。
确定了公告的真实性后,人们便纷纷涌向工部和京兆府去报名。他们和李祥一样,都怕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蒋英的工部和京兆府被围得水泄不通,远远望去人山人海。一些路过的官员看到这场面都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民变呢。
而此时的白羽已经拿着鱼竿悠闲地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留下蒋英一个人焦头烂额地应对着狂热的百姓。
他只能亲自出面解释:报名还没开始,大家先回去等待通知!
但人们哪里肯轻易放弃呢?任他喊破了嗓子,也一个回去的都没有。
最后蒋英实在没办法,只能先给大家登记名字让他们回去等消息了。
工部毕竟是五部之一,很多百姓比较畏惧,而且也够不着这里,京兆府就不一样了,所以更多的百姓都到那里去了。
京兆尹庞宗元,这天正带着一帮人在外面忙着汝南周升的案子。忙了一天,等他回府的时候,一抬眼,哎呦喂,不得了!自己的京兆府居然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一下子,可把庞宗元吓得够呛,差点儿没当场尿裤子。
这该不会是乱民要冲进府里去吧?
在京城这种地方,啥时候见过百姓这么聚集的?
他刚想转身跑,结果就被眼尖的百姓给认了出来。得,这下可好了,一群人呼啦一下子就围了上来,把庞宗元给围了个严严实实。
庞宗元当时身上的官服就湿透了,不过他心理素质还算不错,一看这架势,急中生智,大喊一声:“各位乡梓父老,你们这样围着我也没用啊,有啥事儿也得等我回到府里才能办不是?”
就这样,他好说歹说,总算是勉强回到了京兆府。不过这一路上可真是够狼狈的,帽子和鞋子都被挤掉了——倒也不是百姓故意要挤他,实在是人太多,想让都让不过来。
等庞宗元回到府里,一打听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原来都是那蒋英搞的鬼,发了个招工公告,也没说跟京兆府打个招呼,就直接把公告给贴出去了。这下可好了,把整个京城的百姓都给引了过来。
庞宗元一听这事儿,鼻子差点儿没给气歪了。
他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上下尊卑了,跳着脚就大骂蒋英不是个东西。最后他亲自出面,并把所有的典史、巡检、衙役,包括皂隶、马快、步快、禁卒、门子等等全都给派了出去,给百姓登记。就这样一直忙活到第二天早上,才总算是把人群给散去了。
庞宗元这人,也是个混不吝的脾气。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啊,他就这样只穿了一只官靴,官帽也没戴,就直奔宣政殿而去。
然后,他就在早朝上大骂蒋英,整个朝堂都轰动了。
蒋英狼狈不堪,被庞宗元骂得头都不敢抬。不过,他也不敢指责白羽啊,只能自己一个劲儿地道歉,说什么“考虑不周,庞大人您千万别往心里去”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