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汝南大军到达偃师城境内,官道之上逃难的百姓络绎不绝。 严恪和裴强率人前来迎接,杨安玄问及洛阳和偃师情况,严恪介绍道:“秦军围困洛阳已近四十日,辛太守据金墉而守,秦军一时难以攻破。但秦军此次大军压境,若无外援愚恐洛阳早晚会被秦军攻破。” 杨安玄眉头紧锁,也不知寇谦之能否打动魏国使者,让魏军及时西进救援。不过求人不如求己,解救洛阳主要还得靠自己。 “一路之上,愚见逃难的百姓不断,严、裴两家的情况如何?” 严恪涩声道:“秦军再来,偃师百姓闻讯纷纷逃走,严家所聚的百姓逃走将近三成。” 裴强接口道:“裴家的情形与严家差不多。家父因前年之事,深感愧疚,所以对逃难的百姓并未约束,甚至资助钱粮。” 人心焕散,这仗怎么打?杨安玄心中沉甸甸的,原本以为能从偃师招聚万余青壮,如今看来要折半。 裴强禀道:“家父听闻杨太守率军援洛,请杨太守前去坞堡商议。” 大军前往平柏谷,驻扎在裴家坞外。裴博率领举族老少出坞相迎,送来猪羊粮草犒军。两年时间不见,裴博苍老了许多,连走路都要拄杖而行。 第二天,杨安玄带了赵田等人前往裴家坞议事,偃师县令严凯、严家坞主严安以及附近十几个坞堡的堡主齐聚在裴家厅堂之中。 杨安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惶恐、畏惧之色溢于言表,唉声叹气之声不绝于耳。 裴博身为东主,颤巍巍起身,道:“诸位,秦师再度东来,洛阳危在旦夕,我等与洛阳不过一日之隔,前年之祸犹在眼前。前次我等赖杨太守相救逃得生天,此次洛阳被围,杨太守再度率军来援,且听听杨太守有何吩咐。” 杨安玄起身,对着众人一揖,开口道:“诸位,永嘉之乱胡人逞凶,大肆抢掠杀戮,以汉人为‘两脚羊’,此等惨事岂能坐视再度发生。” “嗡嗡”的议论声响起,不少人变颜变色,有人道:“仆早就说过,唯有南逃方能避祸。” “南逃成为流民,抛弃祖业,成为孤魂,还不如拼死一搏。” 杨安玄从众人的议论中听到此话,接口道:“不错,若是南下成为流民,多数人要寄人篱下,成为佃农,子孙后代受人奴役,还不如与秦人一战。” “秦军有五万之众,我等怎是对手,枉送了性命。”有人胆怯地道。 杨安玄朗声道:“秦军虽众,却是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辛太守固守金墉,秦军五万大军奈何不得八千兵马。愚看裴、严坞堡,坚固异常,便是秦军大举来攻也难破坞,与其南逃不如据坞自守,等待援军。” “哪来的援军,雍州自顾不暇,朝庭内斗不止,哪会派援军前来。” 有人置疑,也有人反驳道:“杨太守不是率汝南大军前来救援吗?” 杨安玄高声道:“据愚所知,雍州杨刺史向魏国求救,魏国兵马不日便会西进。而且,谯王向朝庭奏本,请发北府军北上增援。” 假消息放出,众人果然振奋了些,脸上现在笑容。 偃师县令严凯道:“杨太守,你奉谯王之命前来救援洛阳,我等愿奉你将令行事。” 裴博和严安对视一眼,起身拱手道:“裴、严两家愿奉杨将军号令。” 虽然裴、严两家声势不如以前,但两家的实力仍在,他们一表态,其他小坞堡也纷纷起身表示愿听从杨安玄调遣。 杨安玄让裴家挂起事先准备好的地图,道:“要据坞自守,单靠一家对抗秦军力薄,所以要守望相助。” 这句话立时引得小坞堡的一片赞同声。 杨安玄指着地图道:“偃师一带坞堡多达十数个,大小不一,愚有意将小坞堡迁入裴、严两家坞堡之中,增强坞堡实力。” 大敌当前,如果分散兵力无异自寻死路,这些坞堡论坚固程度谁也比不过裴、严两家。 身处多战之地,两家在平柏谷经营过百年,坞堡修筑在易守难攻的高处,背倚高山,不乏水源,比城池还要坚固。 坞内容纳了四千余户人家,现在是战时,安置万户人家不成问题,而且坞中积累的粮食补给足够数年之用。 “诸位请看,裴家坞、严家坞与偃师城为成三角形分布”,杨安玄手中竹枝在牛皮地图上指点着,道:“两家坞堡与偃师城相距不过二十余里地,彼此之间亦离着不远,一旦秦军来攻,不用一个时辰便可救援。” 众人纷纷围拢到地图前,严安问道:“杨将军之意是聚集众人于这三处抵御秦军吗?” “不错,五指握拳方有大力。”杨安玄道:“三地皆设烽火台,一旦有变燃起烽火示警,其两各处则派兵前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