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揉着屁股,一脸幽怨。 “你什么表情,朕把你打上了吗?唯一两棒,还被你躲开了”朱棣问着朱瞻壑。 “嘿嘿,皇爷爷,这不是配合一下你吗?” “少废话,来谈谈你说得正事”朱棣道,然后将朱瞻壑给拉回来了,在坐了下来。 “皇爷爷,就如我刚刚所说,想靠理学一直统治下去,甚至妄想传至万世,根本不可能,大明想要靠理学繁荣也不可能” 朱瞻壑正经的说道,朱棣也没有急着反驳,而是要听听朱瞻壑有何高论。 “理学有利有弊,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首先不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了” “就说,理学以八股文取士得弊端,太爷爷初衷是想推崇理学,能更好得控制天下,让理学深入人心” “吸收寒门士子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皇权统治得政治基础,还能改变前期豪门士族把握朝政得局面” “这是其一”朱棣开口打断了朱瞻壑。 “其二,八股文能减轻寒门士子得负担,因为规定了所考范围,寒门士子能以最小代价购买所学所用书籍” “还能够提高士子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提高士子对国家的忠诚度,和对百姓的责任感” 朱瞻壑对前面还是比较赞同,至于提高忠诚度?和责任感,他就不敢苟同了,明后期,土地兼并,官员敛财,致使国库空虚,这个叫忠诚?这个叫责任? 最后李自成打顺天时,一个个纷纷投降,想的是,江山换主换就换,他们依旧当大臣,依旧荣华富贵。 但是朱瞻壑并没一下反驳朱棣,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看法。 “皇爷爷你说的不无道理,可你想过没,太爷爷想过没,八股取士短期是不错,可长期以往呢?” 朱瞻壑看着朱棣,而朱棣也陷入了思考,“长期会怎样”他询问道。 “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上严重束缚着读书人士子,会使读书人受缚于模仿圣人说话,注重于效仿古经,缺乏变通,创新能力,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长期以往,危机之时,无才可用,只会满脑子的之乎者也,甚至会导致正真有才之人名落孙山,这难道不是弊端” 朱瞻壑说完这话,朱棣眉头紧锁,努力思考着问题,嘴硬了一句“如果连八股文都写不好,做不出来,这人就算有才,也不是大才” “皇爷爷,你这话就说错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才,有些人才所展现的才能可能就只是在某一方面,或许他写不出来八股文,但是治国能力无人可比,也有可能他八股文写的好,但是却无实际才能?” 朱棣一时间没说什么,这确实也有道理,只不过这小兔崽子竟然敢说他错了,好大胆子。 朱瞻壑可没管那多,直接说道 “同时八股取士,也是导致官员腐败无能一个隐患,八股取士强调文化和文学技巧,对于其他才能技能不重视,会出现官场中人才匮乏,一些官员没有实际管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处理政务能力下降,若稍微被人一蛊惑,就是贪腐开头” “这些可以改变,强抓,强打,但是八股取士,是能给寒门子弟最大的公平和出路,对家庭和背景出身并不重视,靠考试公开透明,能保证公正性”朱棣强调着说道,也算是在辩解朱瞻壑所说。 “皇爷爷你说的只是理想状态下会是这样,然而这个理想状态不会一直持续,甚至久而久之,文官集团权力能庞大到抗衡皇权,甚至能左右皇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朱棣闻声能左右皇权的时候,整个人都明显有点急了。 “皇爷爷别急啊,听我细细道来” 朱瞻壑说完就开始讲解起来。 “从科举制度开创以来,科举取士形成了文官制度,年轻的进士进入朝廷需要朝中大臣提携,而朝中大臣也需要新鲜血液为其办事,这就很容易形成人身拥护关系” “但是我们大明,隐患也大,因为是八股取士,按照儒学古经来考校士子,你写的文章到底怎么样,符不符合难说,若皇帝圣明还能亲自监督殿试一番” “可若皇帝昏庸,懒惰政务,那科举考官不就有了很大权力,左右一个学子的生死,然后这些能通过的举人士子,是不是要么感谢主考官,要么贿赂主考官,久而久之不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能量了,甚至能够达到左右皇权的地步,毕竟裙带关系是自古以来改变不了得局势” “同时可能因为贿赂,以及各种大臣子弟走后门,慢慢也将寒门子弟出路,彻底封死” “最后文官集团独大,在如果土地兼并严重,腐败成风,不就直接是各地揭竿而起,然后王朝颠覆” “武将呢?文官制衡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