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编剧,岳晓军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小人物的那种为了生存而在名为“生活”的烂泥潭里挣扎求生的状态极为细腻细致的表现出来。 纵观他参与编剧的那些戏,里面即便是一些只有那么几句台词的配角,也总是很活灵活现,很有自己的特点。 都说宁皓的电影容易捧人,在他的戏里,就算是一个配角成功出名的机会也比别的电影的几率大,这是事实,像黄博,还有王逊他们,都是从他的电影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成功也都脱不开岳晓军的功劳。 这个特点和他早年间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是中戏出来的,但是在进中戏之前,他的生活堪称一个丰富,练过摊儿,当过倒爷,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打过无数的交道,而他自己也同时扮演过各种角色。 而他做这些的原因只有一个——生存。 这样的一个人,他笔下的那些角色又怎么能不生动和真实呢? 而《无名之辈》这部电影也恰恰和岳晓军的特点极度吻合,在前期岳晓军他们三人优化剧本的时候,除了把故事里显得比较多余的两条线给删掉来完善和丰满整个故事之外,他们在每个角色的细节上也下了巨量的功夫。 就比如马嘉祺这个角色,作为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她的生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她该怎么动、在一些和其他角色有交互的时候她的坐姿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等等等,在剧本里都有非常细致的描述。 而为了把这些尽量真实的写出来,他们三个人甚至跑去医院寻找真正高位截瘫的病人,采访人家,观察人家的生活状态,而这些事情本不该是他们做的,至少不完全是他们,更应该做这些事情的是导演和演员,尤其是演员。 而在他们这样的努力下,就导致了,即便手里只有剧本,在看到对应片段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就会立刻的出现画面来,简而言之,就是画面感。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张步凡还是选了岳晓军作为《无名之辈》跟组的编剧。 有画面感这个事情,是好事,但有时候也未必是,尤其是拍戏,你说你脑子里有了个画面,结果看人演员演出来的东西和你脑子里的画面不一样,你什么感觉? 你又不是导演,总不能越俎代庖的跟那指手画脚吧? 所以张步凡在来剧组之前就有些担心,担心看到的是一个和他脑海里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的拍摄结果。 然而,当看到为了这个角色明显减重过的桃虹以一种极为别扭的姿势斜倾在轮椅上,却依旧带着些许不屈的昂着头,用泼辣的语气说着那些话。 张步凡就知道,这部戏的成功,已经板上钉钉了。 ………… 监视器后头,宁皓喊了声“过”,在大家准备下一场戏的空隙和张步凡说道:“怎么样,我给你说过了吧,马嘉祺的选角肯定是一个惊喜。” 张步凡的脑子里下意识的浮现出某应该申遗电影的经典台词来,“你告诉我,什么,特么的,叫,惊喜!” 他特别想说一句“没错,这特么的就叫惊喜!” 但一想要周围这么多人呢,要保持儒雅,终于没和某江姓文化流氓学习来句“特么的”,只是点了点头笑道:“确实是惊喜,说实话,你的这个选角真的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呵,就这还跟我吹你的眼光呢?”宁皓特鄙视的看他一眼,“你的眼光确实不错,但是你的眼界就不行了。” 他顿了顿,拿手比划,俩胳膊一圈圈出来一个大圆,说道:“娱乐圈有这么大,而你能够看到,不,应该说你小子愿意看到的呢,只有这么大,而且还是带眼儿的。”他右手比了个“OK”的动作,然后另一手伸出根指头指了指那个“O”。 张步凡没理会这货的这个动作有多猥琐不正经,倒是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他说的这些话。 说实话,进了这个圈子这么多年,他似乎都一直是一个异类,别人,即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大演员大明星,都时刻在努力的扩张着自己的圈子,而他却不一样,尽管很早以前就有媒体打出了“张步凡系”这样的概念,但是实际上,他的社交圈的扩张其实一直都很慢,特别特别的慢。 这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而这其中,就有宁皓说的这一点,在制作电影的时候,他总是会先考虑熟人,这里的熟人还不包括“家属”,就像是桃虹,又或者管琥的妻子梁婧这样的,都被他划入了家属行列而总是被自动遗忘,在熟人之外,他也会去考虑那些与电影“相关”的人,比如任素夕之于《无名之辈》这样。 而当这些人里没有合适的时候,他才会开始往外寻找,而且这个寻找的范围绝对不大,大部分都是那些演技出了名的人,比如张毅、沈疼、倪大洪、金世界等等。 说句不夸张的,就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