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导,是这样吗?”
“华仔谦虚了,其实他表现的很好,我们当初找他,就是因为觉得这个角色他能够演绎的过来。”
“感谢张导的认可与包涵。”
又有人问道:“刘先生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是哪里呢?”
刘得华认真的说道:“对于最后阴谋曝露之后的刻画稍显不足,总感觉我演的不是那么的到位。”
他是真感觉,自己在最后的段演的不够好,没有演出那种野心勃勃,为了欲望舍弃一切的感觉。
“确实,当时我们在看的时候,总感觉刘捕头还应该再外放一些,那这是否代表着,你在那场戏中的表演不合格呢?”
听到这话,刘得华不禁眼神一变,这个问题已经可以说是满满的恶意了。
他如果承认了当时的表演不合格,那岂不是说他的金马影帝,有些浪得虚名?
如果否认,自己刚才都已经说了,感觉不足,那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看了看那名记者,是来自香江的,那就怪不得了。
正当他思考该怎么说时,陈硕突然开口道:“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华哥之所以觉得自己演的不够,是因为他太过善良,演这样的角色时,也会心有不忍。
就如同张导所说的,请华哥来演就是因为他适合这个角色。
从雪地大战中就能够看得出,刘捕头并不是个绝情的人,他会因为女儿的死而失魂落魄的离开。
因此在最后的关头,虽然他渴望着权利,但并不代表着他对大姐、对飞刀门没有了一点感觉。
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做到绝情觉性的地步,最后他才会被随风所杀。
也就是说,实际上,华哥的演绎才是对这个人物的正确诠释,没有一点问题。”
张毅谋也接着说道:“对,我们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在讲情。
所有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他们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有了随风与小妹的壮烈,才有了刘捕头和大姐的生死纠葛,才有了这部剧。”
电影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并不是被创作出来的,而是众多创作者的灵光一闪,然后发现了一个本就存在的东西。
就如同《十面埋伏》,张毅谋等人当初创作的时候,跟这个故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是就这么随着一遍遍的更改,一遍遍的打磨,才有了一个初步的雏形。
又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妥协与灵光一闪,才造就了今天这这版《十面埋伏》。
然而,一版已经定了型的作品,在不同的人眼中,同样有着不同的模样。
这就是作品的魅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