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者伯夷国非常的强大,可以说是东南亚海岛之王。 几乎所有的海岛国,都要向满者伯夷入贡。 入贡跟大明的朝贡是两码事,大明的朝贡贸易更多的是对小国的扶持,帮助。 而入贡则是如同收取赋税一般。 比如满剌加,每年都要入贡一定的货物,还有黄金四十两给阿瑜陀耶王朝。 同时也要向满者伯夷国入贡。 现在马六甲海峡的利益,也被大明吞并,本身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拜里迷苏剌自然不想同时臣服三家,所以他希望臣服大明,而摆脱满者伯夷国,阿瑜陀耶王朝入贡。 只是这些事情,对于在大明的朱英来说,确实算不得太大。 因为大明的水师,海军部队,太强大了。 已经远远不是蒙元初期可以比拟了。 其实说起来,大明的水师的强大,很蒙元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蒙元未占领南宋时,就因为没有水军而吃了很多亏。 南宋嘉熙二年,蒙元至湖北作战,擅长水战的蒙将解诚设计,缴获了宋军千艘战舰。 蒙军随即以这千艘战舰为核心,构筑了自己的第一支水军。 这是蒙元水军初始。 前宋虽然腐朽。 但是在水军上的实力还是不容忽视,蒙古这才刚开始玩水军,怎么能跟宋朝比。 此时尚未登上大汗之位的忽必烈正亲自参与着对宋战争。 宋军孱弱,天下闻名,本以为能很快结束战斗的忽必烈却在宋军的水军、火炮、坚城之下吃尽了苦头。 亲历战争的忽必烈对于南宋为何难以拿下的原因非常清楚。 于是,忽必烈登上大汗之位之后,更加重视水军的建设,原本就发展较快的蒙古水军,从此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开始了蒙古水军开始了丧心病狂,壕无人性的疯狂建设阶段。 先是长于水军的降将刘整奉命建设水军,要求建设战船五千艘,精通水战的水兵七万人。 过了两年忽必烈又召集人手在汉水流域修建战船两千艘,训练水军五万人。 就这忽必烈还是感觉不够,继续疯狂造船。 此时,聚集在襄阳前线的蒙古水军已经高达十六万人,战船数量更是过万。 吞并南宋的蒙古大军,又俘获了大量的战船。 到这个时候,蒙元海军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这就有了打倭国,安南,占城,爪哇等一一系列沿海,海岛国家的后续。 最有意思的是,忽必烈海军这么强大,最后却一个都没能打下来,反而是让大量的蒙古精锐死伤惨重,为蒙元的衰弱下了亡国的根基。 打倭国吧,运气不好,打东南亚这些陆地,海岛国家吧,水土不服。 倭国确实没办法,两次神风让蒙古损失惨重,都不敢来第三次了。 比起东南亚的这些小国,倭国显然也要强大许多,毕竟他们从唐朝开始,一直就在向中原学习,也有统一完善的政权体系。 可为什么连东南亚这些小国,纸面数据这般强大的蒙古军,怎么还是连接失败呢。 这最大的原因,自然是蒙古军并不擅长在热带作战。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来自亚洲东北部的蒙古高原。 后世蒙古高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但蒙古帝国时期地球正处于一个寒冷期。 蒙古高原大部分地区都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来自亚寒带地区的蒙古人可以依靠骑兵的优势征服同样气候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无法适应热带地区酷热的气候。 成吉思汗西征印度到印度河流域就因为无法忍受酷热而班师,蒙哥汗在四川遭受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夏季四川盆地气候酷热导致蒙古骑兵战斗力严重下降。 四川的夏天,那就是个火炉子啊,蒙古军都热得吐舌头了,那时候又没空调,就这还打个锤子。 在蒙古汗国时期,作为游牧民族政权的蒙古汗国战争成本很低,骑兵靠携带干粮作战,补给基本上依靠掠夺。 但在逐渐完成对中原的统一后,蒙元帝国统治者忽必烈不得不考虑中原人民承受能力,而蒙古人在当时是一个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蒙古人甚至有可能不到百万人。 他们所面对的是七千多万人口的汉族,曾经在草原搞的那一套,肯定是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