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穆之的祖上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齐王刘肥,但到刘穆之这一辈的时候,已经败落得差不多了,可是虽然刘穆之家里很穷,但他家里还是有不少祖上留下的藏书,加上其人从小勤奋好学,熟读诗书,在京口算得上是有名的才子,也正因此,他才敢于堂而皇之地在五月五出去晒肚皮,以示自己肚里有货呢。 两年前,刘穆之这样出来晒肚皮的时候,被早就听到了他名声的贵人看中,这个贵人名叫江,是曾担任过西晋黄门侍郎,写过著名的陡戎论的江统的孙子,而其父亲也曾任东晋的国子祭酒(国家大学校长),算是有名的文人家族。 江的长女江倩文自幼立过誓,非才子不嫁,对于那些喜欢谈玄论道的世家子弟,并不是很看得上,两年前江在这京口镇购房置地的时候,正好路过遇到了刘穆之,交谈之下,发现这个大肚子的年轻人满腹的才华,深为异之,而江倩文本人也出了几道试题,被其轻松化解。 由是江家小姐芳心暗许,而江也在查清了刘穆之的家世之后,同意了这门亲事。毕竟在这个时代,结亲之事还不是如后世那么势利,只要有个士人身份,哪怕暂时贫寒,也不会被彻底断绝亲事。 但是刘穆之毕竟没有什么晋身之道,江本人现在也不过是个空有虚爵的散官,在乡闲居,刘穆之更是因为无人引见,屡屡碰壁,只能落得个在京口镇成天骗吃混喝的下场。这点上,倒是和怀才待沽,但是因为家人的拖累而无法从军的刘裕,有几分相象。 只是江家就算现在无官一身轻,也是连续四代都身居高位了,从江统开始一直到江,全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与刘穆之的地位可谓天差地远,这门亲事当初就遭到了江家内部的极力反对。 江倩文的两个兄弟江播和江郎,为此甚至和父亲大吵一场,到现在的关系也还没有完全修复。而江倩文也几乎是孤身出门,没有得到应得的嫁妆,婚后两年,从未回过娘家。 刘裕叹了口气:“我就说嘛,江家当年为了这门婚事闹得风风雨雨,尽人皆知,江氏兄弟甚至以此为家门大辱,这回江家的小妹要是出嫁,按说应该是在京口广发名贴,请各乡各村的豪族乡贤们前去,但要是连我们家也没有接到这个通知,那就说明这回的亲事,江家是不准备在京口大办了。” 萧文寿点了点头:“是啊,江家应该是请了不少建康城里的世家高门,这种亲事,本身就是家族体现关系和人脉的一种场合,上回江倩文嫁给刘穆之,江家连一个建康的高门世家都没有请,就是引以为羞,不愿意张扬。” “但这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听说江家小妹嫁的是吴地的名门沈家,到时候三吴地区也会有不少有力人士要来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沈家?就是在大晋建国早年,跟随王敦起兵作乱的那个沈充家吗?” 萧文寿微微一笑:“正是这个沈家,当年他们家本是吴地的豪族,因为不满意北方的侨人占了大权,而吴地本土大族却是给剥夺了不少权益,所以才起兵附合王敦造反的。事后沈充败死,沈家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大片的庄园田地给王家,谢家,庾家这些外来家族占据。” “直到这几年,沈家的后人才慢慢地缓过劲来,这回跟以文才出众的江家结亲,又同意这门亲事先在京口办,显然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甚至是可以说对江家有所攀附了。” 刘裕叹了口气:“我说这婚事怎么这么奇怪,不在男方家摆酒,却是在女方家这里先办上一回,原来如此。那不邀请胖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回难不成他是不请自去吗?” 想到这里,刘裕的心中一下子雪亮,怪不得刘穆之这回要拉上自己一起去,原来是怕到时候给人羞辱,自己虽然地位也和刘穆之 差不多,现在连里正的官差也没了,就是一介草民,但起码在京口镇还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最近更是风头正劲,就算是江家,也不会拒绝自己的。 刘穆之娶妻两年多,几乎一事无成,连这种妻子家的喜事都怕是无权参加,以他高傲的个性,是咽不下这口气的,蹭饭事小,在这种场合向着各地的宾客显示,自己也是江家的女婿,这大概才是刘穆之这回要去赴宴的主要目的。 萧文寿也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啊,小裕,这回刘穆之应该是要争个面子,你跟他是这样的好朋友,这回的忙,说什么也要帮上。” 刘裕咬了咬牙:“那我明天去赴宴,还不能穿得太寒酸了,毕竟是有不少士人和世家子弟,或者是土豪们前来,不能失了胖子的面子。娘,那件天师道的弟子服,能不能稍微改改,弄成普通的蓝布衣,让孩儿明天穿了去呢?过了明天,孩儿也不要这身衣服了,您可以裁成两件,给弟弟们穿。” 萧文寿微微一笑,转身从一边的小柜子里取出了那套蓝色的布衣,顺便拿出了针线盒:“道怜和道规还小,不怎么需要出去,这衣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