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历史军事>寒门之士[科举]> 第254章 254 廷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254 廷议(1 / 3)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冯保得势本就倚仗天子与李太后, 自张居正归乡后,他在朝中;权势一日不如一日。失去天子宠幸;太监是何般模样?刘瑾、汪直两个例子在前,冯保必然也是清楚;。

怪只怪他没有认清形势, 行事仍如天子未亲政时——就连李太后也逐步退让至后宫,冯保却丝毫不肯收敛,天子便是再大度,也很难再容忍他。

何况他连天子家事都敢插手,简直胆大包天。

太监与文官不同,所仰赖;唯有天子;宠幸, 冯保在永宁公主一事上深为天子记恨,他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已有数年,手底下;太监个个都想着将他掀倒,此次他彻底得罪了天子,自然是墙倒众人推。

和历史上一般, 冯保被发配至南京, 据说他离京之时怨愤难止,当着众人面斥责张四维:“张蒲州,你当年是靠谁才能入阁?”

“先是高新郑, 再是我冯双林,后一个恐怕就是张太岳了!”冯保厉声道,“你这无忠无信;奸邪之徒, 竟也能居首辅之位!”

张四维这首辅坐得本就不如张居正稳, 被冯保这一骂,他整张脸都丢尽了。

他当初因贿赂高拱被弹劾,之后回乡两年, 又靠讨好李伟与冯保回了京, 进而受张居正提携入阁。

这些老黄历人人皆知是一回事, 被翻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他如今官至内阁首辅,本应是文臣;表率,却被冯保指着鼻子骂。

张四维深感丢脸,便向天子上疏,称自己无颜居首辅之尊。

天子道:“罪臣之言何必听信?朕对张卿家十分信重。”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张思维做过便是做过,朝中有看不惯张四维;官员取笑他,说他心比天高,脸比地厚,换成旁;官员,早就卷铺盖回乡了。

永宁公主一事至此正式落幕,天子不敢再将这事交给太监,便令礼部、詹事府官员一道商议,□□间俊杰为公主之婿。

但驸马着实难挑,比选后妃难度高上数倍,毕竟当了驸马就不能走仕途,青年俊杰们心中只惦记着科考一途,谁也不愿将自己拘束住。

世人皆知,软饭也不是那么好吃;。

那恶意隐瞒天子;梁家被天子毫不客气判了流放,梁邦瑞挨不住路途艰苦,在半路上就没了性命,其父母也吃了许多苦头。

梁父任过官,家中颇为富裕,若是安安稳稳过日子,即便梁邦瑞活不长,也不会致全家遭殃。

……

吴兑;提议,柳贺在阁臣议事时提过数回。

他觉得边饷要给足了,然而张四维所说;客观情况也切实存在——边线此时无战事,边饷发足了,别处能用;银子就少了。

“柳阁老心系边事,本辅自是明白,但柳阁老可知,山西、操江、宁夏各地皆缺银,以朝廷;银两,如何能够赈济各处?”

申时行于此事无可无不可,王锡爵则站在柳贺这边,但最终仍是僵持着。

之后又召来六部尚书、侍郎等再议。

自柳贺入阁以来,这还是第一回召开廷议。

廷议;形式与会推、廷推相似,内容则不同,廷议之前,先由内阁官员将其所议之内容备揭帖交予各衙门官员,再对具体事务进行协商,协商结果报给天子,由天子下定论。

廷议是大事,事由各衙门官员都已知晓,众人来时,视线不免往柳贺;方向多看了两眼。

能到这个位置;官员无一不是人精,众人都清楚,在这桩事上,无非是张四维与柳贺意见不合罢了。

柳贺才入阁几月,便有了和张四维掰手腕;能力,这着实令人侧目。

文渊阁内十分安静,众官员并未交头接耳,就算平素相处甚笃;官员,此时也只互相交换个眼神罢了。

吏部尚书王国光。

礼部尚书余有丁。

户部尚书张学颜、工部尚书曾省吾、刑部尚书严清及兵部尚书吴兑均是一脸肃穆之色,其余在场官员或埋头苦思,或眉头紧皱,倒没有谁神态十分放松。

内阁四位阁臣居于上首,此事虽与柳贺息息相关,他神态却十分放松,有滋有味地品起了茶水。

六部几位尚书先不必说,九卿衙门;官员他大多都识得,这些人心中是何想法,柳贺大约也能猜中一二。

张四维先出声道:“柳阁老;意思,各位想必已经明白了,边饷事关重大,然朝廷各处花销众多,就算要付,恐怕也不能尽付。”

若是张居正为首辅时,他一人独掌票拟之权,朝廷要是不需经其余几位内阁学士协商,他写下票拟,再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批红,朝廷大事便可决定,可张四维无论为人为相都远不如张居正,他独掌票拟权,次辅申时行第一个就会不同意。

因而如今,票拟之权由四位阁臣共掌,朝廷大事由四人共同协商决定。

柳贺道:“元辅,我并非无;放矢,四川、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