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女生耽美>买活> 第484章 橡胶生产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4章 橡胶生产线(2 / 3)

来巡视一趟还降待遇的,这不是招人埋怨吗?” 众人一边说笑,一边已进了食堂,食堂的准备很充足,荤菜还是三个:红烧肉卤豆干鸡蛋、海带排骨煲、干煎带鱼——红烧肉、排骨这不多说了,年下都是要杀年猪的,这一阵子云县的屠宰场加班加点,市场上猪肉的供应是往日的三五倍,就这样还是一扫而空,绝没有滞销的忧虑,新鲜的骟猪,放血、焯水,浓油赤酱一番料理,哪有不好吃的道理? 红烧肉用的是三层五花,油汪汪的惹人眼馋,有些从农家子弟中冒出头来的专门学校研究员,还没吃几年饱饭,又是做惯体力活的,胃口非常健旺,最喜大荤,每每都要一大碗肉,再来两个鸡蛋,一咬一大口油,瞧着让人胃口大开。而宋长庚这样,在敏地便有学识的中年人,多数一向还是能吃的饱饭的,再说年纪也上去了,胃口渐弱,没那么喜好油腻,便专爱吃里头的卤豆干,吸饱了油,一咬就是一大口咸中带了豆香的汤汁,配饭也好,白口吃也好,都很相宜。 海带排骨煲,是扎扎实实一个个的小墩子在锅里码着温着,全是人头大小的砂锅,锅里整齐地码着排骨、香菇干、海带、金钩虾米,料足汤少,滋味便浓,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汤有些浪费了,完全应该多加水,煮得淡一些,或者再煮一道水来下面吃。很多研究员有吃夜宵的习惯,便把自己吃完的排骨煲存在厨房,加班之后,请师傅加水加面,再加几滴醋就是极妥当的夜宵。 再说这带鱼,这是有讲究的,带鱼赶冬汛,每年冬天都是大吃带鱼的好时候,云县又靠海,是以这个时节便有新鲜的海鱼吃,不像是夏日多吃鱼鲞、鱼饭,这带鱼只只都有手掌宽,肉厚无比,煎得火候也好,表层的皮肉发焦微紧,内里却又细嫩,拿筷子一扒,拌在饭里鲜美异常,若是红烧了,锅边贴饼子,便是最受北方人欢迎的冬日佳肴。 云县是南面,冬日菜蔬还是不缺的,有西红柿、白菜这些耐储藏的青菜,还有雪里红等腌菜做配角,一顿饭确实可说是丰丰富富,要说花销也并不很大,买地这里粮食高产,养殖业又产业化了,农副产品的价格自然也随之下跌,在买地要筹办这么一桌饭菜,花费其实比京城要少得多了。 “可以,口味也很不错。”谢双瑶吃了几口饭,眉头更加舒展了,见大家也都按部就班地入座吃饭,她满意地点了点头,“有这样的饭菜做伴,到明年年底,解决橡胶量产问题,应该不难吧?” “只要硫磺足够,明年年底生产线开不出来,我提头来见六姐!” “哎,最多就是扣点绩效,提头做什么呢?你的头很宝贵的,宋先生,橡胶生产线只是开始而已,再往后需要你们设计丰满的生产线太多了,现在就把头不要了,那亏的人是我啊!” 领导的笑话,哪有人不笑的?再说谢双瑶也的确还算风趣幽默,众人忙都一阵大笑,更不少人艳羡地看着宋长庚:这个江阴佬,入买不过两年,就已经享受了买地科学家补贴,据说级别仅次于徐子先徐大人,可要说这两人在敏朝的功名,那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徐子先进士及第,原本就是敏朝高官,这宋长庚,读了多少年书?这都近四十岁了还不过是个举人! 但是,谢六姐对他们的重用程度,却都是差不多的,领域有所不同而已,徐子先编撰教材,验证原理,主要是起到一个高端教育、提纲挈领的作用。而宋长庚则被委以设计工业生产线的重任,来买不久,就有这样的重用,人人都知道,只怕在六姐的前知之中,此人将来,必定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有六姐信用在前,这宋长庚冒起虽速,但却勉强还能服众——也是他自己的确聪颖,宋长庚原在江阴时,寻访买地的进阶教材还很难,只能把能找到的教材都尽数学了,来买后进行学力考试,理科学力已经满足初级班毕业要求,随后半年间,边干活边学习,中级班课程一蹴而就,尤其擅长化学! 这还不算什么,他有一种天分,能将这些知识落地到生产中去,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实验人人会做,专门学校毕业的化学生,在实验室里甚至已经可以复现很多书中提到的化学实验了,但要说把实验落实到生产,他们就很茫然了。 尤其是化学门类,几乎没有成形的生产体系,工匠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循守旧,如同仪式一样传承生产步骤,即便如此,生产事故还是屡有发生——今年南城的大爆炸,也可以说是一次超大的生产事故。 宋长庚既然有设计一种全新生产流程,并且不发生太多意外的本事,那倒也合该他出头,至少,他加入之后,杜仲胶制品也罢,橡胶制品也好,产品的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谢双瑶半年前看到的橡胶管根本还没法用,不但发臭,而且气温一高就黏糊糊的,一低就发脆,性状实在是太不稳定,宋长庚一来,分析之下,原来是硫磺品质的问题,换了一批硫磺效果果然就好多了。 这就是工业生产啊……哪怕是有金手指,能跳过最艰难的技术突破这一步,节省上百年的时间,但进步仍然是要用年来计算的。从发现橡胶,到最后应用硫磺来制备橡胶,这其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农业、工业都要有所突破,才能形成橡胶的产业化:工业上要发明各式各样的方法来鞣制橡胶,农业上,也是用了数百年,才从砍树取胶变成割胶,至此,橡胶才终于有了降本增产的可能,走进千家万户。 谢双瑶知道能割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