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勿心书院>女生耽美>买活> 第252章 张天如出头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张天如出头了!(1 / 3)

《云县和议》, 对买活军的影响或许还需要时日才能分辨得出,但在敏朝的政治中,却的确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以武叔卿所见, 这份和议的确给予了买活军她们需要的政治身份,国朝也让渡了极大的正统,甚至可以说是将国祚与买活军分享了—— 别的不说,便是在和议中关于政权的表示,完全采用了买活军的理论, 这在于一些学者来说, 无异于是丧权辱国,民间的报纸可是一视同仁, 骂买活军也骂昏君:这报纸后头肯定不乏御史的影子,这些疯狗除了阉党现在不敢骂, 天下间就没有他们不敢骂的东西! 但, 这份和议在舆论上,也并非是只有买活军得了好处, 由于朝廷现在已经承认了买活军的存在,居住在两京的文学之士,便可以公然地承认他们对于买活军的文字是有接触的, 在此之前, 敏朝的学子们倘若公然撰文讨论买活军的理论, 以及周报上刊载的新闻,往大了说,治个‘里通外敌’之罪,那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往小了说, ‘收藏禁毁文字’这也是个犯忌讳的罪, 可以轻易地断绝一个人的科举前程,因此,学子们会看,会谈论,但绝不会撰写文章进行反驳,这也等于是堵住了敏朝文人的火力。 《云县和议》,便是把这部分压抑已久的力量,完全地释放出来了,再加上两京印刷业本就发达,只是碍于朝中风云诡谲,阉党又反感报纸,一直未有仿制报纸出现。和议一成,一夕之间,民间便出现了四五种不定时刊发的活字小报,虽然印刷粗劣,纸张单薄,排版也十分简陋,介于揭帖和报纸之间,但这毕竟也是敏朝这里所拥有最接近报纸的东西。 如此一来,双方一拍即合,小报的出现,恰好吻合了文人们旺盛的表达欲,而小报也恰好需要大量文章来填充版面。不过是一两个月的光景,两京便发了几十期报纸,而其中许多文章都在攻讦《买活周报》以及《政治与社会》上的奇谈怪论,这种对于买活军的攻击欲,甚至胜过了西林党对于阉党的痛恨。 ——或者也是因为这几年来,朝政实在是复杂严峻到了连西林党都没有自信处置的地步,总之,现在的小报还是呈现出让朝廷舒心的态势:居然没有怎么议论朝政,而是集中火力驳斥谢六姐的歪理邪说,大有朝野一心,抵御外敌的味道。这也可见得买活军是多不得人心了,甚至就连已辞官归乡的诸多大儒,都一反平日的低调,纷纷往金陵报纸投稿,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攻讦所谓的剥削论。 当然,在武叔卿来看,此事还反应了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那便是买活军的学说流传之广,是远超他所预料的,且不说现在天下人都在争购的《买活周报》合订本了,便连《政治与社会》,认真研读过的学子也有许多,虽然如今呈现的态度,似乎是普遍的反感,但其实,天下读书人何其之多?总有些人会被笼络了过去,以买活军那处繁花似锦的态势,或许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呢。 文坛之上,素来是众说纷纭,如此众口一词驳斥一家的场面,是难以见到的,按宋一衷说起,两京的报纸,各有侧重,如京城的报纸,多是御史投稿,便有官气,何谓官气?那便是在细处做文章,譬如有文章大骂谢六姐抹黑三代之治:三代之语,始于春秋,见于《史记》,那都是先贤遗珠,字字掷地有声,哪里是你谢六姐随便说几句话便可否决的?若说你有凭证还好,你什么凭证都没有,《尚书》古文、今文之争,尚且还有典籍佐证,你谢六姐是打算就靠几句话,便把三代定为所谓的奴隶社会,存在着普遍剥削,又有什么人均寿命偏短的结论了? 这一派大约可以分为‘证据呢?’派,所言确然是十分有理的。不过武叔卿看了不以为然,因为谢六姐来自仙界,这眼下已经是公然的认识了,虽然她本人予以否认,但毫无疑问她是可以前知的——前知,一向是仙人的特征,而且谢六姐也说中了气候会一直偏冷,‘小冰河时期’这一点。谁知道这文章传开去之后,买活军会不会圈出一块三代遗址来供人发掘?要知道自从《政治与社会》中提到了一句甲骨文,又解释了来由,如今中原一带的龙骨价格便翻了几倍,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海内的方家都在求购龙骨,要作为三代的遗迹而珍藏呢! 这可都是瞎编不出来的东西!有没有说谎,其实是很好分辨的。这‘证据’派与其说是质疑,不如说是激将,似乎是想看买活军拿出更多新的史料。不过买活军目前对这一派是置之不理的,其在士林中也没有激起很大的声势。 第二派,主要质疑的则是买活军剥削理论在逻辑上的缺失,这一派以学子为多,在金陵也有不少声音和京中报纸呼应,主要特征有二,一,许多是采用白话文在说理,第二,在文中多是引用‘逻辑’这个新词儿,认为买活军的理论逻辑僵硬,这种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自然是非年轻人莫属,而且他们为自己辩护的心情,也是很了然的——能够在两京读书的小年轻,家境都不会差,他们很急于通过反对关于剥削的理论,论证出自己生下来就有吃有穿,不事生产也吃喝不愁锦衣玉食的生活,是来源得很正当的。 ‘逻辑呢’派,主要的论点在于买活军剥削理论,似乎限于追求绝对的公平,譬如均田制,均田制的消失其实就是因为人有良恶愚闲,总有人日子过不下去,也总有人行有余力,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